動物實驗迷思一手掌握 (下篇)
迷思6:許多實驗對動物來說並不痛苦,因此是合理的 《動物福利法》(AWA)是美國唯一管理實驗室動物使用的法律,允許對動物進行灼燒、電擊、毒害、隔離、飢餓、強行束縛、藥物成癮和腦損傷。無論實驗有多痛苦或毫無價值,都不受禁止,甚至也不需要使用止痛藥。即使有不用動物的替代方法,(美國)法律也不要求,而且通常不會使用那些方案。由於《動物福利法》明確排除大鼠、小鼠、鳥類和冷血動物,因此超過 95% 的實驗室動物甚至都不受聯邦法律提供的最低限度保護。因為牠們不受保護,實驗者甚至不必為牠們止痛。 在 2010 年至 2014 年間,近 50 萬隻動物(不包括小鼠、大鼠、鳥類和冷血動物)在痛苦的實驗中,所承受的疼痛沒有得到任何緩解。紐卡素大學(Newcastle University)研究人員在 2009 年的一項調查中發現,接受過痛苦的侵入性手術(例如顱骨手術、燒傷實驗和脊椎手術)的小鼠和大鼠只有大約 20% 得到術後鎮痛。 除了實驗中的實際痛苦外,還應該考慮到實驗動物所遭受的所有痛苦,包括捕捉、運輸和處理過程的壓力;極端狹窄和非自然的生活條件;標準飼養程序帶來的剝奪感;以及用於繁殖的動物承受的身心壓力,牠們忍受反覆懷孕、被奪走小孩,有時小孩甚至是在出生後就立刻被強行帶走。 實驗室中的動物在參與任何實驗之前,就已經忍受著被剝奪、孤立、壓力、創傷和憂鬱的生活。如果考慮到每個物種的特殊需求,這一事實就更為明顯了。在自然界中,包括獼猴和狒狒在內的許多靈長類動物,會與家人和群體生活在一起數年或一生。他們每天都會花幾個小時在一起,互相理毛、覓食、玩耍,每晚築巢睡覺。但在實驗室裡,靈長類動物常常被單獨關在籠子裡。實驗室通常不允許社交互動,不會有家庭群體或同伴,也不可能有理毛的可能性、不會提供像樣、比金屬籠柔軟的巢穴。 事實上,在許多實驗室裡動物都會被粗暴地對待,即使在不屬於實驗計畫範圍的例行監測程序也一樣,動物的恐懼與壓力也因而增加。從實驗室內部的錄影片段可以看到,每當有人經過牠們的籠子時,許多動物都會害怕得縮成一團。 《自然》雜誌 2004 年的一篇文章指出,飼養在標準實驗室籠子裡的小鼠出現大腦發育受損、刻板行為和焦慮的行為特徵。這種令人震驚的痛苦是在任何實驗進行之前,以標準飼養條件下就會造成的。 《當代實驗動物科學》(Contemporary Topics in 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2004年11月 的一篇文章對已發表的 80 篇論文進行了研究,得出的結論是:從日常實驗室程序,包括採集血液和處理動物等看似無害的操作,就已造成動物明顯的恐懼、壓力和痛苦。 迷思7:其實我們不想使用動物,但我們別無選擇 現代研究中最重要的趨勢是認知到動物很少能作為人體的良好模型。比起動物實驗,人體臨床和流行病學研究、基於人體組織和細胞的研究方法、大體、高仿真的人體模擬器以及運算模型等方法都是更可靠、更精確、成本更低而且更人道的替代方案。器官晶片利用真實人體細胞和組織建構出郵票大小、功能健全的器官,讓研究人員能夠研究疾病並開發測試新藥物。科學家利用人類腦細胞開發了微型腦模型,可以研究腫瘤,還有人造皮膚和骨髓。我們現在可以用再造的人體組織(例如MatTek的EpiDerm TM)來測試皮膚刺激性,並利用人體組織來生產和測試疫苗,以及用血液樣本進行懷孕測試,而不用犧牲兔子來進行妊娠測試。 動物實驗之所以持續存在,並不是因為這是最佳的科學方法,而是因為過時的習慣、抗拒改變以及缺乏宣傳和教育。 迷思8:醫學院的培訓課程需要解剖動物 在美國,沒有一所醫學院使用動物來培訓醫學生,也沒有要求或期望申請醫學院的人需要有動物解剖或對活體動物進行實驗的經驗。醫學生接受的培訓是結合先進的人體模擬器、互動式電腦程式、安全、以人為本的教學方法和臨床經驗的訓練。 如今,甚至可以在不傷害任何動物的情況下成為一名獲得認證的外科醫生。一些醫學專業組織,美國麻醉專科醫師學會(American Board of Anesthesiologists,或簡稱ABA),是要求醫師完成模擬培訓(而不是動物實驗)才能獲得認證。在英國,醫學和獸醫學生對動物進行實驗性質的手術是違法的。 迷思9:動物的存在是為了供人類使用的。如果為了讓一個孩子受益,必須犧牲一千或一萬隻動物,那是值得的 如果對一名智能障礙人士進行實驗可以造福一千名兒童,我們會這樣做嗎?當然不會! 每個生命本身的價值不能被其對他人的潛在價值所取代。而且浪費在動物實驗上的錢與時間本可以透過使用現代的、與人類相關的非動物測試來幫助人類。 有些實驗者從來沒有意識到動物實驗是一門糟糕的科學。 縱觀歷史,實驗者以扭曲的方式折磨、虐待動物。 PETA 的「未經同意」揭露了近 200 個這樣的故事,讓人們意識到在實驗室中動物長期以來所遭受的痛苦,並促使人們重新思考這種剝削行為,以及如何幫助生命,為有感情、覺知的生物創造打造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小結:「在什麼情況之下,動物實驗是合理的?」 動物解放運動哲學家辛格 (Peter Singer)這樣答道: 如果有某個實驗,真的會帶給人類重大的貢獻,貢獻大到你願意用腦部損壞,心智能力跟動物一樣的人類,作為實驗對象,這時候就可以使用動物做這個實驗。 我們應該更有意識的認知到所有動物都是生命主體,不應該淪為被利用的工具,尤其是科技的發展已出現更多更好的替代方案,以動物做實驗,不只傷害動物,其存在的必要性更值得我們思考。 原文參考連結: Answers to Common Arguments for Animal Testing | PETA ——————————————————— 台灣友善動物協會於2019年發起「動物實驗謝了不必」專案,串聯醫學界、營養學界、生科學界,遊說食藥署減少非必要動物實驗,將健康食品中的「功效性測試」統一以人體食測為主。同時也進行企業遊說,目前已有聯華食品、維他露集團、太古可口可樂、養樂多、統一集團、佳格集團、愛之味、葡萄王、中天生技等企業承諾停止非法規要求之所有動物實驗。 台灣友善動物協會的推動倡議以科學為基礎,透過專業的調查來獲取高度的公信力,推動社會改變。我們不接受政府與財團的捐款,以確保調查與監督的公平公正。我們主要仰賴公眾的小額捐款來支持我們的工作,邀請您一同參與,助力這場為動物權益奮鬥的運動。您的支持將是我們持續推動變革的重要力量。
2024.06.30
動物實驗迷思一手掌握 (中篇)
迷思4:動物實驗有助於對抗癌症 自 1971 年以來,透過稅收、捐款和私人資金,美國在癌症研究上已經花費了數千億美元。然而,一項針對 2003 年至 2011 年間研發的 4,451 種實驗性抗癌藥物的調查發現,儘管所有藥物都已經在動物身上成功測試,但93% 以上的藥物在進入第一階段的人體臨床實驗後卻失敗了。這項研究的作者指出,透過將人類腫瘤移植到小鼠身上等技術創造的動物“模型”,並不能準確地預測藥物在人體上的療效。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 (NCI) 前所長 Richard Klausner 觀察到:「癌症研究的歷史就是治好老鼠癌症的歷史。幾十年來,我們治癒了老鼠的癌症,但對人類身上卻行不通。」 研究發現,在大鼠身上致癌的化學物質在小鼠身上的致癌率只有 46% 。如果從大鼠到小鼠的推論都有問題了,那我們又如何從小鼠、大鼠、天竺鼠、兔子、貓、狗、猴子和其他動物的結果推論到人類呢? (近年來,心臟病和中風的發病率略有下降,這主要是因為人們改變了生活方式,例如飲食和戒菸;然而癌症的發病率仍然持續上升,醫療系統對抗癌症所投入的資源已經開始排擠到其他醫療項目。) 現在 NCI 已經開始用人體癌細胞做第一階段的新型抗癌藥物測試,這樣就不用再像以前一樣,每年在機構中有100萬隻老鼠被用來做測試,也讓我們有更大的機會來對抗癌症。 此外,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說法,癌症在很大程度上是可預防的,但大多數關注癌症的機構組織(health organization)在公共教育等預防項目上的投入、花費卻很少。 根據流行病學和臨床研究,大多數癌症是由吸煙和食用高脂肪、高動物蛋白質食物以及含有人工色素和其他有害添加物的食品引起。我們可以透過考慮來自人類、與人類相關的數據並選擇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迷思5:科學界有責任利用動物實驗來持續尋找人類所患各種疾病的治療方法 在美國,動物實驗每年耗資數十億美元(包括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 40% 研究資金)、近 3 兆美元的醫療保健開支。雖然用於動物實驗的資金和實驗中使用的動物數量不斷增加,但與其他已開發國家相比,美國的預期壽命仍居世界第42位,嬰兒死亡率也較高。 2014 年,由耶魯大學醫學院教授共同撰寫,在《英國醫學期刊》(The BMJ)上的綜述論文記錄了動物實驗在改善人類健康方面的壓倒性失敗。該論文的結論是:如果對動物進行的研究仍然無法合理預測人類可能出現的情況,那麼公眾繼續支持和資助臨床前動物實驗是浪費時間與金錢的。 小結:預防勝於治療 與其預期自己罹癌後再尋找有效的治療,大多數人更希望自己一開始就能遠離癌症。 比起浪費時間與金錢的動物實驗,透過教育人們避免攝取過多脂肪和膽固醇、戒菸、減少酒精和其他藥物、定期運動以及改善環境的重要性,其實可以拯救更多人的生命,同時減少更多動物不必要的痛苦和犧牲。 原文參考連結: Answers to Common Arguments for Animal Testing | PETA ——————————————————— 台灣友善動物協會於2019年發起「動物實驗謝了不必」專案,串聯醫學界、營養學界、生科學界,遊說食藥署減少非必要動物實驗,將健康食品中的「功效性測試」統一以人體食測為主。同時也進行企業遊說,目前已有聯華食品、維他露集團、太古可口可樂、養樂多、統一集團、佳格集團、愛之味、葡萄王、中天生技等企業承諾停止非法規要求之所有動物實驗。 台灣友善動物協會身為台灣第一個定期在街頭推廣動物權運動的團體,每日都有工作人員站在街頭,不畏風吹日曬雨淋,向民眾分享動物權的重要與蔬食的美好。若您碰巧遇上協會的推廣夥伴,也可停下腳步,了解協會正在分享的議題,為工作夥伴們加油打氣。
2024.06.29
動物實驗迷思一手掌握 (上篇)
權威醫學期刊發表的研究一再顯示,動物測試(animal testing)是門糟糕的科學,不僅浪費了動物和人類的生命,還浪費了寶貴的資源,因為它試圖讓動物感染牠們通常不會感染的疾病。以下是支持動物實驗常見的迷思,以及反駁這些說法的論點。 迷思1:每一項重大的醫學進步都歸功於動物實驗 這並非事實。 《皇家醫學會期刊》上發表的一篇文章甚至評估了這個主張,得出的結論是沒有任何證據支持的。大多數動物實驗其實與人類健康無關,對醫學進步並無實質貢獻,許多實驗僅僅出於好奇心,甚至不打算聲稱能夠治療疾病。人們之所以誤以為這些實驗有助於人類,只是因為媒體、實驗者、大學和遊說團體誇大了這些實驗帶來新療法的潛力,以及在過去醫學進步中所發揮的作用。 耶魯醫學院和幾所英國大學的研究人員在《英國醫學期刊》(The BMJ)上發表了一篇標題為《動物實驗對人類有益的證據在哪裡?》的論文,研究人員系統性地檢視了使用動物的研究,得出結論認為,幾乎沒有證據支持動物實驗有益於人類的觀點。 事實上,健康領域許多重要的進展都歸功於人類研究,包括發現膽固醇和心臟病、吸煙和癌症之間的關係,X光的發展以及愛滋病毒的分離。 1900年至2000年間,美國人的預期壽命從47歲增加到77歲。儘管動物實驗者將這一進步歸功於動物實驗,但醫學歷史學家報告稱,人們壽命延長的原因是營養、衛生以及其他行為和環境因素的改善,而不是從動物實驗中學到的任何東西。 儘管在一些發現的過程中曾經進行過動物實驗,但這並不意味著動物對於這些發現至關重要,也不代表動物可以預測人類健康的結果,或者不使用動物就無法做出同樣的發現。把資源投入發展非動物實驗方法更有可能促進人類健康的進步,比起在動物身上進行常常不準確的測試,這些方法可能更便宜、更快速,並且與人類更相關。 迷思2:如果不使用動物,我們就必須在人體上測試新藥 事實是,我們已經在人體上測試新藥了。 不管進行多少次動物測試,總會有人成為第一個接受人體測試的人。由於動物實驗非常不可靠,這使得人體試驗變得更加危險。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指出,95%在動物測試中被證明安全有效的藥物,在人體試驗中因為無效或有危險所以失敗了。而在一小部分獲准用於人體的藥物中,有一半最終會因為在動物實驗過程未發現副作用而被重新標記。 Vioxx、Phenactin、E-Ferol、Oraflex、Zomax、Suprol、Selacryn 和許多其他藥物近年來因服用者出現不良反應,不得不退出市場。儘管經過嚴格的動物測試,處方藥每年仍造成 10 萬人死亡(註:為美國第四大死因)。更多關於動物實驗失敗的資訊可以在這裡找到。 迷思3:我們必須觀察活體動物中細胞、組織和器官之間複雜的相互作用 從完全不同的物種中找了些健康的生物,透過人為誘發,硬生生讓牠們得到平常根本不會感染的疾病,並將牠們關在一個非自然、充滿壓力的環境中,然後試圖把結果套用在人類自然發生的疾病上,是很荒謬的。不同物種,甚至同一物種對藥物的生理反應有極大的差異。青黴素(盤尼西林)會殺死豚鼠,阿斯匹靈會害死貓並導致老鼠、豚鼠、狗和猴子的先天缺陷。 嗎啡對人類是一種鎮定劑,卻會刺激山羊、貓和馬。此外,實驗室中的動物通常會表現出承受著極大心理壓力的行為,實驗人員也承認,以這些壓力過大的動物做實驗,其實會影響數據的有效性。 發現青黴素的亞歷山大·弗萊明爵士 (Sir Alexander Fleming) 說:「幸好我們在1940年代沒有進行這些動物實驗,否則青黴素可能永遠不會通過批審,甚至整個抗生素領域可能也不會出現。」比起動物實驗,現代非動物研究方法更快、更便宜,而且與人類更相關。 先進、精密的人體細胞和組織研究方法讓研究人員能夠測試新藥、疫苗和化學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HμREL生物晶片利用人類活體細胞(living human cells)來評估藥物或化學物質對多個互相作用器官的影響;VaxDesign的MIMIC® 系統則使用人體細胞,打造一個只有美金一角大小,但能模擬(完整的)人體的免疫系統來測試疫苗。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還開發了一種以人體組織為基礎的“晶片肺”,可以像真正的肺一樣“呼吸”,用於評估吸入化學物質對人體呼吸系統的影響。此外,還有以人體組織為基礎的方法也用於測試、評估化學物質的潛在毒性,以及研究燒傷、過敏、哮喘和癌症。 人體臨床研究也能讓我們深入了解藥物的作用和人體的運作方式。一種名為微劑量的研究方法可以透過給予一次性極小劑量的實驗藥物,遠低於可能產生任何藥理效應所需的閾值(臨界值),來獲得有關該藥物的安全性以及在人體中代謝方式的資訊。研究人員可以利用先進的影像技術研究工作中的人類大腦,甚至可以測量單一神經元。 小結:以非動物研究取代動物測試是趨勢 從科學角度來看,使用非動物的安全測試是更可取的,隨著科技的進步,其實已經有大量先進的非動物研究方法能替代,不但避免動物遭受殘忍迫害與無辜犧牲,也有望為人類健康帶來更美好的未來。 原文參考連結: Answers to Common Arguments for Animal Testing | PETA ——————————————————— 台灣友善動物協會於2019年發起「動物實驗謝了不必」專案,串聯醫學界、營養學界、生科學界,遊說食藥署減少非必要動物實驗,將健康食品中的「功效性測試」統一以人體食測為主。同時也進行企業遊說,目前已有聯華食品、維他露集團、太古可口可樂、養樂多、統一集團、佳格集團、愛之味、葡萄王、中天生技等企業承諾停止非法規要求之所有動物實驗。 台灣友善動物協會身為台灣第一個定期在街頭推廣動物權運動的團體,每日都有工作人員站在街頭,不畏風吹日曬雨淋,向民眾分享動物權的重要與蔬食的美好。若您碰巧遇上協會的推廣夥伴,也可停下腳步,了解協會正在分享的議題,為工作夥伴們加油打氣。
2024.06.28
華盛頓州禁止美妝動物實驗
今年三月,華盛頓成為美國第12個通過立法,禁止以動物進行新型化妝品測試的州。這代表許多天竺鼠、兔子、老鼠不必再經歷種種痛苦的測試,包括強行把化妝品中的化學物質灌入牠們的喉嚨、滴進眼睛或抹在牠們的皮膚上。如果動物沒有在實驗過程中死亡,牠們也會在完全沒有被止痛的狀態之下,因窒息、扭斷脖子或斬首而死。 華盛頓的這項禁令是在加州、紐約州等其他11個州通過類似的法案之後發布的。目前在全球也已經有45個國家通過限制或禁止化妝品動物測試的法案。 強迫動物忍受測試的折磨不但非常殘忍,而且其實完全不必要。已經有數千種安全使用過的成分可以用來製作美妝產品,例如睫毛膏和洗髮精等。此外,現代技術也提供了更先進的選擇,像是用人類細胞做測試、器官晶片,或是以高科技電腦模擬,都可以取代過時的動物實驗。更重要的是,這些非動物測試技術通常更快速、更便宜,也更可靠,更準確預測人類使用的安全性。(註1、註2) 採用器官晶片是最新科學趨勢 許多政府機構要求化妝品、農藥和藥品等在上市或運輸前提交對眼睛刺激/腐蝕數據,藉以評估接觸人類眼睛時是否會造成損害。這些數據資料是來自「德萊茲眼部測試」(The Draize Eye Test),這項惡名昭彰的動物實驗是將化學物質滴入兔子眼睛,導致兔子的眼睛發紅發炎、腫脹、潰瘍、出血、混濁甚至失明。兔子也在實驗結束後就失去利用價值,會被殺死丟棄。 事實上有證據顯示,德萊茲兔子實驗的結果是不穩定的;不同實驗室,甚至同一實驗室裡不同測試回合,經常產生不一致的結果。此外,由於人類和兔子的眼睛間存在解剖學和生理上的差異,例如兔子有第三眼瞼而人類沒有,德萊茲眼部刺激和腐蝕測試的結果其實不一定與人類相關,也不適用於人類。 恐怖的德萊茲實驗 如今已有多種獲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OECD) 認可的測試方法來取代不可靠的德萊茲眼部測試,例如可以將化學物質應用於人類角膜細胞模型,然後評估對細胞本身或細胞之間屏障的損害。另一項測試是使用螢光染料來測量化學物質穿透細胞固體層的能力,還有一種測試則是評估化學物質對眼睛內分子結構的損害程度。這些非動物實驗的結果不但比兔子測試結果更一致,而且方法也更先進、有效和人道。 選擇使用零殘忍 (Cruelty-Free) 的化妝品和個人護理用品,追求美麗,不應該傷害與犧牲其他動物。(註3、4) 台灣友善動物協會於2019年發起「動物實驗謝了不必」專案,串聯醫學界、營養學界、生科學界,遊說食藥署減少非必要動物實驗,將健康食品中的「功效性測試」統一以人體食測為主。同時也進行企業遊說,目前已有聯華食品、維他露集團、太古可口可樂、養樂多、統一集團、佳格集團、愛之味、葡萄王、中天生技等企業承諾停止非法規要求之所有動物實驗。 參考資料 註1: Good news! Washington becomes 12th state to ban sale of animal-tested cosmetics 註2: Alternatives to animal experiments are shaping the future of science | The Humane Society of the United States 註3: Eye Irritation and Corrosion - PETA 註4: PETA 亞洲善待動物組織
2024.04.30
動物實驗謝了不必 - 專家聲援 范姜宇龍醫師
「我行醫救人,讓病患回復健康;我不殺動物,更不希望動物為了我和家人所吃的健康食品而死。」 —范姜宇龍醫師 感謝治癒全台首例新冠肺炎的抗疫英雄,范姜醫生加入專家連署,一起導正台灣的科學發展,往務實正確的道路前進。 #動物實驗謝了不必------------要求食藥署帶領台灣跟上國際,規定健康食品(小綠人)功效必須以人體食用研究為準,證明功效,淘汰不必要的動物實驗(7/22前截止) 公眾連署:https://supr.link/WkkJq 常見問答說明:https://supr.link/bVOu2 專業人士聯合聲明:https://forms.gle/moFRRDzCpasKBFey8
動物實驗謝了不必 - 專家聲援 賴美君生物學博士
立刻加入針對小綠人《健康食品之關節保健功效評估方法》草案的連署:僅保留可靠人體食用研究(目前已有逾2800位公眾、逾300位醫療生技從業人員參與連署) 公眾連署 (7/27截止)https://supr.link/WkkJq ----------草案中,建議業者在「動物實驗」與「人體實驗」中擇一即可。然而這樣的評估方式存在以下問題: 1、可靠性低 2、殘忍 3、非必要 4、違背國際趨勢 中華民國營養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曾提出:健康食品的「保健功效」唯有經「人體實驗」 才能證實,消費者權益才能獲得保障。 台灣應落實動物科學應用 3R 原則,去除非必要動物實驗。本草案之健康宣稱認定,應考量可靠性、必要性、及跟上國際科學進程,僅接受人體食用研究之證據,以避免廠商選擇廉價動物實驗以申請健康食品標章,保障消費者權益。 了解更多詳情:https://supr.link/6bRzD#動物實驗謝了不必---------- 【專業人士聯合聲明】 如您是醫療、營養、生技、食品、獸醫等相關科學領域專業人員或專家學者,有意了解如何加入專業人士聯合連署,歡迎填寫此表單:https://forms.gle/moFRRDzCpasKBFey8
【動物實驗很痛苦,連署救救實驗鼠】
要求食藥署,去除非必要動物實驗★救救鼠鼠,立即連署★ (7/27截止)https://supr.link/WkkJq 食藥署正徵詢大眾對於《健康食品之關節保健功效評估方法》草案的意見,該草案希望訂定關節保健功能的健康食品,評估成效的方法。https://supr.link/AJFiO 草案中,建議業者在「動物實驗」與「人體實驗」中擇一即可。然而這樣的評估方式存在「可靠性低」、「非必要」、「殘忍」、「違背國際趨勢」等問題,為了保障消費者權益與維護台灣國際形象,請加入連署,要求食藥署去除動物實驗選項。 【1、可靠性低】 大鼠不會得退化性關節炎,軟骨損傷會自行癒合,先天條件與人類不符,實驗結果無法保證對消費者有功效。 【2、非必要】 本草案為功效性測試,非安全性測試,食藥署同時建議可以採用人體實驗,動物和人體實驗擇一即可,顯見動物實驗為非必要。應去除動物實驗選項,規定使用可靠性較高的人體實驗,避免廠商選擇廉價而可靠性低的動物實驗,從而保障消費者權益。 【3、殘忍】 本草案建議對大鼠膝關節注射分解軟骨基質的酵素或手術切除韌帶或其他組織,製造退化性關節炎,實驗過程觀察其疼痛程度而不上麻藥,極度殘忍。人體實驗的參與者可以視疼痛耐受程度,決定要不要退出實驗,而動物沒有選擇。實驗動物最終將斷食12小時,殺害並肢解。 【4、違背國際趨勢】 歐盟、美國、加拿大等國家的相關法規,均不建議亦不接受動物試驗作為健康食品功效評估的主要依據。 綜上所述,台灣應落實替代 (Replacement)、減量 (Reduction) 、精緻化 (Refinement) 之動物科學應用 3R 原則,減少非必要動物實驗。本草案之動物實驗選項應去除。 動物實驗?謝了,不必。 要求食藥署,去除非必要動物實驗★救救鼠鼠,立即連署★ (7/27截止)https://supr.link/WkkJq #動物實驗謝了不必
美國科學家跳過部分動物實驗階段,以加快研發新冠病毒疫苗
美國科學家跳過部分動物實驗階段,以加快研發新冠病毒疫苗US Scientists 'Fast-Track' Coronavirus Vaccine By Skipping Animal Testing Stage, Say Reports譯者/南西審訂/Fan Wu (密西根大學生物統計博士)「雖然這並不會停止未來所有為研發疫苗而做的動物實驗,但應該有助於日後繼續發展安全的人類疫苗試驗。」據報導,在一場尋找新冠病毒疫苗的競賽中,美國的研究者們正捨棄傳統的動物實驗階段,直接進入人體試驗。一般來說,為了顯示疫苗是「安全」的,在置人類志願者於風險之前,會先將其用於實驗動物。傳統疫苗研發需要15到20年的時間。但據美聯社報導,為了節省時間,美國已經開始進行首批人體實驗,共計4名病人在華盛頓州西雅圖的凱撒永久研究機構(Kaiser Permanente research facility)接受疫苗注射。 經測試和檢驗的過程參與此次疫苗開發的生物技術公司Moderna Therapeutics說:「這一疫苗是經測試和檢驗而製成的。」英國倫敦帝國學院的傳染病專家John Tregoning博士告訴BBC:「這種疫苗採用的是現有的技術。」「它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凖,使用了我們知道可以安全用於人體的成分,並將對那些參與試驗者進行非常嚴密的監控。」「沒錯,這進行得非常快—但這是一場與病毒的競賽,並不是科學家之間的競爭,而是為了全體人類的利益。」 小鼠測試這些試驗並沒有完全避免動物測試:據Live Science報導「這些新方法包括跳過一些動物測試,儘管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NIAID)的病毒學家在開始招募人體試驗志願者的同一天,還是注射了試驗性疫苗在實驗室小鼠身上。」報導補充說道:「標準的實驗室小鼠沒辦法像人類一樣感染新冠肺炎,但研究者正在努力培育會感染的鼠科動物。」 為人體試驗鋪路動物權組織PETA發佈了一篇關於直接進入人體試驗階段疫苗的貼文,內文談到:「PETA多年來已經不斷呼籲 『動物實驗是沒有意義的』 (見文末補充資料)很多科學家和專家也都同意。動物實驗會減緩找出治療人類疾病方法的速度,此外,所有對實驗動物的毒害、電擊、燒傷和殺戮都是不道德和殘忍的。「但當一提到新冠肺炎疫苗的時候,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終於聽取了PETA的建議」,根據BBC報導,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不會停留在傳統、耗時的動物實驗階段,而是直接進到人體試驗。雖然這並不會停止未來所有為研發疫苗而做的動物實驗,但應該有助於日後繼續發展安全的人類疫苗試驗。 中文報導: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 TAEA官網https://bit.ly/2xPRT3S 原文出處:Plant Based Newshttps://bit.ly/2X70x8D PETA補充資料:破解动物实验的科学迷思http://www.petaasia.cn/news/myth-of-animal-testing/
- 2
- /
- 2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