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袋鼠產業的隱藏真相
這是我們生存的地球的角落縮影,一隻袋鼠在澳洲維吉尼亞州 Hesket 被發現,他的臉部因槍擊,炸出一個大洞,能清楚地看見舌頭露在外頭。他的顎骨嚴重損壞,無法進食導致十分消瘦。在報導中,動物救援者 Debbie Gwyther-Jones 説:「這隻袋鼠承受了難以想像的痛苦。」 Gwyther-Jones 女士也提到袋鼠獵殺的現實層面,政府允許袋鼠被殺害,卻不願意為自己的殘酷行為負責,真正面對的,是那些在自己時間內,花費自己的金錢,幾乎得不到任何支持的野生動物救援者。「我們已經受夠了清理這些不負責任政治決策的爛攤子,而我們地區的野生動物應該得到比這些忽視他們困境的政府代表更好的對待。」他說。 根據澳洲動物協會(Animals Australia)執行長 Glenys Oogjes 的說法,袋鼠的捕殺主要出於兩個原因:其一是農民為了防止袋鼠與家畜(如羊和牛)競爭土地上的牧草,獲得政府許可射殺他們;其二是商業袋鼠產業的需求。該產業依賴於捕殺袋鼠,並將其屍體加工成肉類或皮革,其中肉類部分被用作寵物食品或出口到歐洲作為野味,高品質的皮革則常被製成足球鞋或其他紀念品。 Oogjes 表示,袋鼠的捕殺過程充滿殘酷性,通常獵人會選擇在夜幕降臨時,以強力的探照燈尋找袋鼠,並以高功率步槍進行「人道」獵殺,號稱技巧高超能減輕袋鼠死前的痛苦。她指出,許多袋鼠並未立即被射殺,受傷後承受著長時間的痛苦。此外,捕殺過程還對袋鼠幼崽(joeys)造成嚴重影響。年幼的幼崽可能仍在母親育兒袋中,而稍大的幼崽可能已經離開育兒袋,但仍需依賴母親生活。在射殺母袋鼠後,這些幼崽若未被捕捉,很可能面臨飢餓或被其他掠食動物捕食的命運。 維州工黨政府支持商業袋鼠產業,提高 30% 捕殺數量(註1) 白天作為吸引遊客的觀光代表,近距離的接觸,展現出人與動物間的和睦之情。晚上卻淪為獵人獵捕的對象,在瞄準鏡的畫面裡,受驚嚇的袋鼠四處逃竄,落下的彈殼計算著倒下的數量,可以說是天與地的差別。 過去三年中,維州工黨政府允許了一個商業袋鼠屠殺產業在全州範圍內運營。2023 年,維州政府甚至決定將商業袋鼠捕殺的配額增加 30%,無視近期洪水對袋鼠族群造成的破壞。 袋鼠承受的痛苦還包含了在極端壓力之下會患上肌病 (Myopathy),這是一種致命的狀況,即使他們被救援,也可能在幾小時或幾天後死亡,康復機率極低,幾乎無法存活。根據澳洲野生動物保育組織 (Wildcare Australia)資訊,小袋鼠很容易發展出此疾病,這是一種與壓力相關的疾病,會破壞肌肉組織(包括心肌)。 袋鼠是否真正受到保護? 儘管澳洲法律名義上保護野生動物,實際情況並不理想。聯邦與州政府的政策存在多處漏洞,使得袋鼠等本土動物可以合法被捕殺。在維州,政府每年會暫停對部分野生動物的保護,允許民眾射殺水鳥作為娛樂活動。而袋鼠也不例外,受到類似政策的影響。 透過「野生動物管控許可申請表」(ATCW),維州政府允許農地管理者射殺包括袋鼠、負鼠及其他本土物種在內的動物。由於缺乏有效監管,這一系統被批評執行不力,使得袋鼠經常被視為「害獸」而遭射殺。 氣候與環境對袋鼠的挑戰 近年來,袋鼠面臨極端氣候事件的多重打擊。例如,2019-20 毀滅性的「黑色夏季」森林大火期間(註2),許多袋鼠被燒傷或困於圍欄中,無法逃生。幼袋鼠(joeys)儘管受母親育兒袋的保護,但當母袋鼠因大火喪生時,這些幼崽往往孤立無助。 隨著氣候變化導致極端天氣事件頻發,袋鼠棲息地不斷縮小,迫使牠們進入更狹小的空間,增加了遭遇捕食者或車輛的風險。牠們為了尋找食物和安全棲息地,與農民和土地擁有者的衝突也日益加劇,後者經常透過 ATCW 許可系統申請射殺袋鼠。 發展袋鼠產業,代表無法更好的保護他 商業袋鼠射殺產業的興起進一步削弱了對袋鼠的保護。2014 年啟動的「袋鼠寵物食品試驗」(KPFT)旨在管理袋鼠數量,但 2018 年的官方評估報告揭露了諸多問題,包括: • 射手向土地擁有者提供金錢誘因,促使他們申請更多射殺許可; • 農地管理者提交虛假信息以獲取更高射殺配額; • 超額射殺袋鼠的行為普遍,部分屍體甚至被丟棄。 報告指出,商業銷售袋鼠屍體對袋鼠族群的可持續性構成「不可接受的風險」。然而,2019 年維州政府仍然推動「袋鼠管理計劃」,不僅合法化商業射殺行為,還允許土地擁有者直接聘用射手,跳過 ATCW 系統的申請程序。數據顯示,自商業袋鼠屠殺開始以來,維州已射殺超過 100 萬隻袋鼠。報告指出,試驗地區的袋鼠捕獲數量比平均控制水平增加了近 250%。這還不包括幼袋鼠。而由於缺乏有效的監管,實際情況可能更加嚴峻。 在網路時代,我們可以如何行動? 虐待動物的產業,例如袋鼠射殺、皮草交易或非法捕撈,往往依賴隱秘運營,因為一旦真相被公諸於世,社會輿論和消費者的抵制可能會使其面臨巨大的壓力,還有其他主要原因如掩蓋不合法或不道德的行為、降低成本、防止監管與法律制裁和降低內部人員或目擊者的曝光風險等,都會使得虐待動物的產業難以為繼。當這些真相透過網路曝光,便能讓更多人了解虐待行為的殘酷,進而改變消費習慣和推動政策改革。 以下從少到多的資源需求,列舉一些參考行動,投入力量: 簡單易行的行動: 分享資訊:在社群媒體上轉發有關動物保護的文章或影片,幫助更多人了解這些產業的隱秘運營模式和其對動物造成的傷害。例如,可分享袋鼠射殺產業的真相或其他相關議題。 抵制相關產品:避免購買涉及虐待動物的商品,例如拒絕消費袋鼠肉、皮革商品或來源不明的皮草製品。透過消費選擇,讓企業感受到市場壓力。 需要些許投入的行動: 聯署請願:參與或發起相關的線上聯署活動,要求國際品牌或當地政府改善動物保護政策。這類活動通常只需幾分鐘便能完成,且能集結更多人的聲音。 教育周圍的人:透過簡單的對話向家人、朋友或同事傳播資訊,說明虐待動物產業如何運作以及我們可以如何幫助改善動物的處境。 更深入參與的行動 向政府發聲:透過寫信或郵件向澳洲政府相關部門表達關切,特別是針對袋鼠射殺或其他動物保護政策。此外,您也可以關注台灣相關機構或國際動保組織的倡議活動,加入他們的行動。 支持動保組織:捐款或加入動物保護團體,如 Animals Australia 或台灣的相關組織,協助他們進行調查、揭露真相及推動法律改革。 高度影響社群的行動: 製作內容與進行倡議:如果您擁有自媒體或創作能力,可以撰寫部落格文章、拍攝紀錄片或設計社群貼文,專注於揭露虐待動物產業的運作模式及影響。 參與抗議與示威:加入國內外針對動物保護的抗議行動,例如反對皮草交易或非法野生動物捕撈的示威活動,直接向企業或政府施壓。 網路已成為推動公眾參與的重要工具,我們可以突破地理限制,連結全球的動物保護社群,實現改變的可能。例如,透過台灣的社群平台分享袋鼠射殺議題,可能吸引更多亞太地區的人士加入反對行動,進一步擴大影響力。透過每一個人的努力,終將能形成改變的浪潮,為動物創造更安全、更有尊嚴的世界。 (註1) 參考資料:Victorian Labor is abandoning kangaroos and joeys to horrific cruelty for pet food profits. (註2) 2023-24 澳洲叢林大火截至 2023 年 11 月,目前火災季節的燃燒面積已超過 6,100 萬公頃(150,734,282 英畝),已超過 2019-20 年叢林火災季節的全部燃燒面積。 — 文 動物權特約記者 李鈺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台灣友善動物協會,我們每一天都在街頭為動物權益努力,不論天氣如何,我們始終堅守。與民眾分享動物權的重要性和蔬食的益處是我們的使命。如果您在街上遇見我們的推廣團隊,請停下來了解我們的宣導議題,並給予我們的工作夥伴一些鼓勵和支持。您的支持是我們不斷前行的動力!
2024.11.29
袋鼠,可以被合法獵殺的國寶動物
身為全球前三大的運動品牌 Adidas,至今仍在使用袋鼠皮革來製作部分足球鞋,特別是著名的 Copa 系列。然而,與 Nike 和 Puma 等品牌相比,Adidas 在這個議題上顯得較為緩慢。根據動物權益團體 Center for a Humane Economy 發起的 Kangaroos Are Not Shoes 活動報導,Nike 和 Puma 已經承諾在 2023 年內完全停止使用袋鼠皮革,New Balance 隨後也宣布加入。而 Adidas 則仍持續被動地參與這一供應鏈。該團體指出,袋鼠皮並非肉類產業的副產品,而是商業獵殺的核心驅動因素,尤其是袋鼠被大規模捕殺的主因是袋鼠皮的出口 。使用袋鼠皮革製成的 COPA 系列運動鞋 社會輿論對 Adidas 的壓力也在持續增加。在今年五月 Adidas 約恩·古爾登 (Björn Gulden) 的首席執行官已公開承認「在澳大利亞大量獵殺袋鼠的行為是殘忍的,並暗示公司可能會停止從野外獵殺的袋鼠中採購皮革」。 Kangaroos Are Not Shoes 活動的重要負責人之一詹妮弗·斯基夫 (Jennifer Skiff) 說道:「我們鼓勵他盡快宣布這一決定,因為全球動物福利社群對此深表關切,並認為 Adidas 在這個議題上是個異類,且其皮革採購行為違反了公司公開宣稱的關於動物人道對待的政策。」 Skiff 進一步表示,對於 Adidas 的承諾,她持懷疑態度。她指出:「早在 2012 年,阿迪達斯曾承諾結束其在袋鼠皮貿易中的角色,但隨後卻食言。」 來自多個國家的動物權益活動家 ,例如唐尼.莫斯——TheirTurn.net 的創辦人,該網站推動動物權利和純素運動,十分關注 Kangaroos Are Not Shoes 活動。唐尼參與在 Adidas 商店外舉行抗議活動,並透過影片紀錄方式,呼籲 Adidas 效仿 Nike 和 Puma,停止使用袋鼠皮。這些抗議行動已經在全球範圍內擴展,包括澳大利亞、德國和美國等地的主要城市。數據顯示,商業性袋鼠獵捕每年導致大約 200 萬隻袋鼠被殺 。波特蘭的動物權利團體在 Portland Timbers 的比賽中舉行抗議活動, Adidas 是 Portland Timbers 的贊助商。 袋鼠的身體資源每年價值兩億澳元 澳洲現今使用的國徽是在 1912 年由喬治五世授予,左側有澳洲的代表動物象徵—袋鼠;澳洲航空公司在 1944 年加上經典的飛行袋鼠圖案標誌在機尾直至現在,讓澳洲人民看到此標誌就能聯想到家鄉。可見袋鼠對於澳洲人來說,有著象徵著國家榮譽的情感 目前澳洲主要大陸區域共五個州(新南威爾斯、維多利亞、昆士蘭、南澳大利亞、西澳大利亞)合法的商業捕獵由州政府野生動物管理機構監管,並由聯邦政府監督,根據最新的數據統計,在允許商業捕獵的五個州,共有 3650 萬隻袋鼠 (Kangaroo) 和岩大袋鼠 (Wallaroo) 需要進行數量控制,在 2023 年五個州授權合法商業捕獵袋鼠的數量加總起來約 500 萬隻。 根據主要商業機構澳洲袋鼠產業協會 (KIAA) 的說法,在政府的商業捕獵袋鼠計畫之中,袋鼠作為經濟動物每年可帶來 2 億澳元(約等於 1.33 億美元) 的價值。持有執照的獵人會按袋鼠每公斤獲得報酬,袋鼠的屍體會被加工為肉類、毛皮和皮革出口到大約 70 個國家。 根據報告,全職專業捕獵者每年能捕獵約 5000 隻超過 20 公斤的袋鼠(平均處理後屍體重量 20 公斤)。 袋鼠作為經濟動物的發展概觀 從 19 世紀初至 20 世紀中期,隨著移民、居住生存,以及工業化和農業的擴展,對袋鼠資源的利用方式和政策也隨之變化。用途包括食物來源、狩獵娛樂、皮革使用、害獸控制、肉類進出口和寵物食品使用等。這段期間袋鼠的過度捕獵也受到政府重視,特別是對於某些袋鼠物種的保護需求。1903年,新南威爾斯州通過《本土動物保護法》對紅袋鼠和常見的岩大袋鼠進行了有限保護。1918年,根據《鳥類和動物保護法》,保護範圍擴大到東部灰袋鼠和西部灰袋鼠。其他州政府也授予了類似的保護,這反映了當時政府對保護某些袋鼠物種的意識和行動。 直至 1970 年代,袋鼠捕獵才逐漸成為我們現在所認識的商業捕獵計畫,在當時有部分團體聲稱不受管制的捕獵或捕殺導致了地方物種滅絕,隨後聯邦政提出聲明這是不正確的。在所有州,商業袋鼠的捕獵由野生動物管理機構監管,這些機構監督捕獵行動,進行袋鼠種群與數量調查,計算年度配額,監督行業遵守聯邦和州政府立法,並旨在確保捕獵是合乎人道方式,也符合國家行為守則。例如在昆士蘭州、新南威爾斯州、南澳大利亞及西澳大利亞,僅限於獵捕紅袋鼠、岩大袋鼠、東部灰袋鼠、西部灰袋鼠,並非所有物種都可以捕獵。 在 2019 年,維吉尼亞州政府宣佈袋鼠管理計畫其中之一項措施轉為永久性政策,商業捕獵袋鼠作為「袋鼠寵物食品試驗」(Kangaroo Pet Food Trial),為期五年的計畫到期且成功後,開放有證照的獵人在該州 7 個規畫好的獵捕區捕殺袋鼠,進行有效的袋鼠數量控管。作為寵物零食的袋鼠肉乾 袋鼠商業捕獵計劃的悖論 昆士蘭州、新南威爾斯州和西澳大利亞州的管理計劃起初主要關注於促進袋鼠種群的可持續捕獵和捕獵監管,以滿足立法要求。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的順利,例如,在 2002 年之前,新威爾士州的袋鼠捕獵是基於減輕袋鼠對牧場企業的損害影響為理由。然而,即使在這一目標下,年度捕獵配額是基於袋鼠產業的可維持產量設定的,而不是可接受種群水平數量,因此該計劃存在固有的矛盾。迄今為止,這仍然是新南威爾士州袋鼠管理計劃的主要目標——商業捕獵的目標變為支持袋鼠產業的可維持產量。相比之下,南澳大利亞的計劃除了支持可維持產量捕獵外,還包括管理袋鼠對土地狀況影響的目標。 每個州和領地都有專門的法律來管理這兩種不同的情況。這些法律把商業性的袋鼠產業和保護農業生產的袋鼠控制分開來處理。簡單來說,政府用不同的規則來管理"為了賺錢而捕殺袋鼠"和"為了保護農田而控制袋鼠數量"這兩種情況。這樣做是為了更好地平衡經濟利益和環境保護的需求。 袋鼠管理之爭:生態、商業與動物福利的博弈 澳洲政府對袋鼠的管理政策長期以來引發爭議,相關討論圍繞生態保護、商業利益與動物福利展開,涉及多方利益與觀點。政府與支持者主張撲殺袋鼠是必要的,而動物保護人士則堅決反對,形成激烈的對立。 首先,澳洲政府和部分野生動物專家,如景觀生態學家 Jim Radford,認為袋鼠數量過多,會對土地資源和其他原生動物造成壓力,甚至導致袋鼠本身在乾旱時期因食物短缺而大規模死亡。Radford 強調,受控的、有規範的撲殺比無序射殺更符合動物福利,因為後者可能帶來更大的痛苦。此外,政府基於年度空中調查設置撲殺配額,以控制袋鼠數量並維護生態平衡。 另一方面,袋鼠產業協會(KIAA)執行官 Dennis King 強烈支持撲殺,並捍衛袋鼠產業的合法性。他認為,該產業受到嚴格監管,不僅保護了袋鼠的健康與福祉,還為農村經濟創造了可觀的就業機會和收入。他反駁動保人士的批評,指出袋鼠皮革僅是肉類貿易的副產品,並警告如果產業消失,農民將難以雇用專業射手,導致更多不受控的射殺行為和更差的動物福利結果。 與此同時,動物保護人士對撲殺政策持堅決反對態度。他們認為,袋鼠的數量可以通過自然方式自我調節,撲殺只是出於商業利益的驅使,犧牲了動物的基本權利與福祉。他們特別批評母袋鼠被射殺後,幼袋鼠可能遭受殘酷的處置或死亡,根據「全國商業用途人道射殺袋鼠和沙袋鼠行為準則」,袋鼠寶寶應該「用鈍器擊打頭部致死」。此外,動保人士對政府的數量估算方法持懷疑態度,並認為袋鼠數量實際上正在下降。 在這場爭論中,Jim Radford 和 Dennis King 都認為撲殺袋鼠是必要的,但立場有細微差異:Radford 更聚焦於生態平衡與動物福利,King 則以保護商業產業為優先。而動保人士則試圖通過影響國際市場需求,如成功推動 Nike 和 Puma 放棄袋鼠皮革,來削弱撲殺政策的正當性。這場博弈反映了生態管理、商業經濟與動物保護之間的複雜張力,並凸顯了不同價值觀的激烈碰撞。 (更多關於袋鼠動物權利的議題,請持續關注友善動物協會) — 文 動物權特約記者 李鈺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灣友善動物協會身為台灣第一個定期在街頭推廣動物權運動的團體,每日都有工作人員站在街頭,不畏風吹日曬雨淋,向民眾分享動物權的重要與蔬食的美好。若您碰巧遇上協會的推廣夥伴,也可停下腳步,了解協會正在分享的議題,為工作夥伴們加油打氣。
2024.11.28
【動保捷報】從鼠控到窗殺防範:紐約州全新Flaco法案為都市生態指引新方向
2024年,紐約州正式通過了名為「Flaco法案」的禽類保護法,該法案以打造多元物種的城市共生為出發,針對城市棲息鳥類,特別是如貓頭鷹和鷹隼等猛禽,提出一系列創新政策以改善鳥類受到毒鼠藥間接毒害與都市窗殺問題。居住在城市中的禽類面臨許多人類共生的生存難題。 / 圖片來源:David Lei via Associated Press 法案的推動源自多起鳥類死亡事件,其中包括受民眾關注的Flaco貓頭鷹案例,牠因食用受毒鼠藥污染的鼠類而不幸喪命。這些事件突顯出傳統毒鼠藥帶來的生態連鎖反應,促使立法者重新審視更為人性化和有效的控制方法。這項法案的另一亮點是針對城市建築的鳥類友善設計規範,要求未來新建或大規模改建的州立建築必須採用防撞設計,特別是在窗戶結構上,以減少鳥類撞擊建築物的風險。這項規定反映出都市規劃中對野生動物保護的重視,推動人類與多元物種和諧共生的新模式。 替鼠節育:雙贏的創新方案新法案透過鼠隻節育同時解決鼠患和鳥類毒殺問題。/ 圖片來源:AI生成 Flaco法案的核心是啟動非致命的鼠患控制策略。市議員Shaun Abreu表示,這項政策將在兩個試點區域進行,覆蓋至少10個街區,並持續六個月。這次試驗將透過發放特殊的節育藥丸,逐步減少鼠類的繁殖速度。藥丸的配方經過優化,結合了鹹甜口味及豐富的脂肪成分,不僅能吸引鼠群食用,還能有效地將藥物傳遞至整個鼠群。 以往的毒鼠藥雖然能短期控制鼠患,但卻導致了大量野生動物的死亡,特別是食用受毒害鼠類的鳥禽。市長Eric Adams指出,此次替鼠節育計畫是「垃圾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通過非致命手段解決鼠患,同時維護城市生態平衡。通過該法案,紐約市不僅擺脫了對毒鼠藥的依賴,還能避免其他動物如寵物或鳥類誤食毒物的風險,進一步提升城市的居住品質。 鳥類友善設計:保護飛羽鄰居的新標準動物權利倡議人士聚集在市政廳外聲援Flaco法案。 / 圖片來源:thecity.nyc 法案的另一關鍵部分是推動建築物的鳥類友善設計,目標聚焦在降低因撞擊窗戶導致的鳥類死亡。紐約鳥類聯盟指出,每年光是在紐約市就有超過25萬隻鳥類因為撞擊建築物而喪命,全美則有超過10億隻鳥類因相似原因死亡。其原因在於許多鳥類無法辨識透明或反光的窗戶而誤撞建築,尤其是在遷徙季節時,因成群移動數量龐大而導致受害鳥類眾多。 為了有效降低窗殺鳥類的數量,法案點名建設規範,指出未來新建或重大改造的州立建築必須納入鳥類友善設計,例如使用特殊的窗戶裝飾或防撞材料,幫助鳥類辨別障礙物。此外,建築物在夜間也需要關閉非必要的燈光,以防止鳥類迷失方向。紐約鳥類聯盟執行長Jessica Wilson強調,這些鳥類友善設計不僅對保護鳥類有顯著效果,還能減少能源消耗,為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共建共生城市,開啟友善共生新紀元都市計畫與發展目標轉向更加永續與多元包容的環境打造。/ 圖片來源:AI生成 紐約素以多元文化和包容著稱,然而這片土地的居民不僅限於人類,還包括各種非人動物。Flaco法案的通過正是這種共生精神的體現,展現了紐約市對不同物種共存的重視。隨著全球永續意識的提升,Flaco法案為城市建設與發展指引了新方向——不僅是以人類需求為優先,更是以環境友善和生態共存為核心。未來的建設不再只是追求效率與經濟利益,而是納入所有物種的生存權益。在新法案的引導下,紐約市正在打造一個更加包容且可持續的都市規劃,讓人類與自然在同一片天空下和諧共生。這種新模式不僅是對未來城市發展的探索,更是為後代創造一個更加健康、美好的生活環境的開端。 參考資料: The City Reporting to New Yorkers: Flaco’s Law: With Bird Bill, City Council Pushes Plan B for Rat Control to Protect Feathered Friends https://www.thecity.nyc/2024/04/11/flacos-law-city-council-rat-contraception/ NYC Bird Alliance: The FLACO Act https://nycbirdalliance.org/our-work/advocacy/current-advocacy-priorities/the-flaco-act#:~:text=Enacted%20as%20Local%20Law%2015,2021%20use%20bird%2Dfriendly%20materials. PETA: VICTORY! Rat Birth Control Trial Passes Unanimously in New York City Council https://www.peta.org/blog/rat-birth-control-program-ny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灣友善動物協會身為台灣第一個定期在街頭推廣動物權運動的團體,每日都有工作人員站在街頭,不畏風吹日曬雨淋,向民眾分享動物權的重要與蔬食的美好。若您碰巧遇上協會的推廣夥伴,也可停下腳步,了解協會正在分享的議題,為工作夥伴們加油打氣。
2024.11.08
笑笑羊不敵高溫,改為泥塑氣球小羊絲毫不減可愛度
今年的6月,有民眾發現位於小琉球的某間私人農場,其所飼養的笑笑羊們疑似遭熱暈而身體不適。消息傳到了同樣有飼養笑笑羊的南投清境農場,清境農場的業者表示,飼養前應先評估是否有適當的空間,並提供符合牠們生長環境的降溫設備。笑笑羊原名「瓦萊黑鼻羊」,一種原產自瑞士瓦萊州的養綿羊品種,英國的卡通笑笑羊就是以牠為原型,皮毛厚而蓬鬆,對高山地帶的嚴寒氣候有很強的適應能力。自國外引進來台的笑笑羊,基本上皆須生活在符合溫度的環境,遇到炎熱的夏天甚至需要被理毛,才不至於中暑而生病。位於小琉球私人農場的笑笑羊們,疑似遭熱暈而動彈不得。圖片來源:東森新聞 專程由海外進口展演動物來台與民眾親身接觸,不論是動物的生心理健康、受限的活動空間、不穩定的氣候,抑或是運載過程之中,都容易造成動物們極大的恐懼及不安,影響動物的福利。真正喜愛動物不應該是犧牲牠們的自由,要求牠們做出非自願的演出,或強迫牠們與人們互動。今年的7月中,清境農場即獲贈了由台電萬大電廠所提供的10隻泥塑小羊,模樣逼真且可愛。台電萬大電廠長期關注環境保護、生態保育等相關議題,此次的泥塑小羊也是環境保育交流的一部分,其材料是回收霧社水庫的淤泥燒製而成,實現了友善環境、廢物再利用的目標。而稍後於8月初推出的氣球綿羊「Happy羊羊」可愛度大增,更是吸引了不少遊客的目光。圖片為清境農場獲贈的10隻泥塑小羊,使用回收霧社水庫的淤泥,加工燒製後而成。圖片來源:清境農場圖片為清境農場於8月初開始新增了氣球綿羊「Happy羊羊」,陪伴旅客度過剩餘的暑假時光。圖片來源:中廣新聞網 表達喜歡動物的方式有很多種,長期關注動物議題,支持照護動物的非營利組織,甚至是到收容所當志工,更能達成實際接觸動物的心願。必要時替動物們發聲,主動提倡動物權益給身邊的親友,相較於至營利商家消費觀看動物表演,以上方式必能直接且正面影響到更多需要幫助的動物。 參考資料: 聯合新聞網 https://udn.com/news/story/7270/8053148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8100770 維基百科 https://en.wikipedia.org/wiki/Valais_Blacknose 中廣新聞網 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zNx5MJ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為台灣首個定期在街頭推動動物權益的團體,台灣友善動物協會每天都有成員堅持在街頭,無論天氣如何,向公眾傳達動物權的重要性和蔬食的好處。如果您碰巧遇到協會的推廣夥伴,不妨停下腳步,了解他們正在推廣的議題,並給他們加油打氣。
2024.11.03
煙火嚇壞鳥兒,滿地屍體
過去幾年已有關於煙火造成鳥兒傷亡的報導,其中特別令人印象深刻的事件為2021年發生於羅馬的跨年夜,地上發現了數百隻的椋鳥屍體。根據國際動物保護組織『OIPA』的推斷指出,應為當地施放的煙火及鞭炮所造成的動物死亡,鳥兒於受到驚醒後隨處亂飛,精神上無法恢復正常反應而失控撞上電線、窗戶,抑或是互撞,更甚者引發鳥兒心臟病發離世。 圖片為2021年羅馬跨年煙火後造成的椋鳥屍體。圖片來源:X 國外的研究團隊利用了GPS追蹤300多隻雁鴨,發覺到牠們於跨年煙火後飽受驚嚇,會不間斷地持續飛行500公里,此期間為鳥群過冬的季節,理應上鳥兒會停留在某個水域養精蓄銳,減少飛行時間,以保存所需能量。另外的研究也指出,煙火後的12天,雁鴨們覓食量增加了1成且縮短了飛行距離,其可能原因有兩種:雁鴨們過於恐慌而消耗過多能量,或是飛行到不熟悉的區域,而增加了覓食的時間。 (圖片為飛行的鳥類密度,每平方公里的鳥類數量,與煙火距離的關係,紅線為跨年夜晚、藍線代表5個平日夜晚。圖片來源:生態學家胡克斯特拉Bart Hoekstra) 阿姆斯特丹大學生態學家胡克斯特拉(Bart Hoekstra)於2023年也發表相關研究,表示跨年夜施放煙火時,在荷蘭的登海爾德(Den Helder)和赫爾維尼(Herwijnen)附近就有約40萬隻鳥被嚇飛,煙火施放處附近飛起的鳥兒,比起平日多了1萬至10萬倍。以距離煙火5公里內造成鳥兒驚嚇的數量最為嚴重,而整體飛行活動在距離煙火10公里內的鳥兒,其數量也有10公里外之數量的10倍之多。 鳥兒需要長時間休息過冬,為減少對牠們的干擾,改為無聲的裝飾性煙火或無人機表演,遠離其容易出沒的棲息地,既能享受燈光秀又能保護牠們。期望未來有更多人重視此議題,推廣並實施更多動物友善及環境永續的方案。 參考資料: 環境資訊中心 煙火嚇飛百萬隻鳥 學者建議:燈光取代爆破、設禁止施放區 X https://x.com/OIPAInternation/status/1345064655308386304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Fireworks have long-lasting effects on wild birds Millions of birds lose precious energy due to fireworks on New Year’s Eve Society for Conservation Biology Wild goose chase: Geese flee high and far, and with aftereffects from New Year's fireworks ESA Fireworks disturbance across bird communitie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灣友善動物協會的每項倡議都基於科學調查,專業的研究讓我們的聲音更具公信力,進而推動社會進步。為了保持調查的獨立與公正,我們拒絕來自政府和財團的捐款。協會主要仰賴公眾的小額捐助。誠邀各界支持我們,攜手為動物權益奮鬥,您的贊助是推動這場運動的重要動力。
2024.10.23
鬥雞事件背後看到的真相
2024年7月29日,國際知名動保團體『憫惜動物』(Mercy For Animals)報導指出,位於美國華盛頓州的雅基馬郡一處牧場,共有64隻鬥雞正等待被救援,其消息已透露給當地的私人動物救援組織Heartwood Haven,他們日以繼夜不停歇地安排,並計劃可安置這64隻鬥雞的居所,由於鬥雞屬於私人資產,在處理轉移的程序上繁瑣且耗時。然而,在等待美國菸酒槍炮及爆裂物管理局關於申請進度的同時,Heartwood Haven被告知其64隻鬥雞已被射殺身亡。 從現場的側錄器可看出,當時負責的動物管制官Cindy Kanzler僅輕描淡寫回覆:「我只是對於需要保留現場所有物感到厭煩。」而當其他人進一步詢問進行鬥雞轉移的程序時,Cindy Kanzler則表示無法苟同。 發生在競技動物的悲劇不斷上演,像是2022年於東京奧運的知名馬術事件,德國選手安妮卡‧史勒(Annika Schleu)由於抽選到的馬兒『聖男孩』(Saint Boy)拒跳,其教練發怒出拳捶打馬兒而引發動物虐待事件,進而掀起國際奧會對於馬匹福祉的檢討與改善,宣布2024年巴黎奧運已成為馬術的最終屆,從此劃下句點。 國際上有許多國家開始禁止利用動物進行任何競賽活動,那在台灣呢?近期已有數個動保團體倡議終止殘忍海上賽鴿公投提案,截至今年7月19日已將達成規定數量的連署書送往中選會。台灣賽鴿文化始於1930年代由日本引進,由於背後龐大的經濟產值而依然活躍著。鴿主透過培育及訓練自家賽鴿於海翔通過殘酷試煉,卻增加了鴿子迷航並大大提高了其死亡風險。賽鴿除了虐待鴿子如壽命減短、社交分離、極端氣候、飢餓及擄鴿勒索之外,其活動已嚴重造成環境污染。海翔的鴿子裡僅有一成會順利飛返,其餘九成不是死亡就是變成野鴿,形成龐大體系污染大自然,不僅排泄物使環境髒亂,與其餘野生動物爭食也影響了整個自然生態系。 我們活在一個資訊爆炸且科技進步的時代,利用動物帶來娛樂將不再是選項之一,虛擬世界如此普遍,使用數位化高科技必能找到替代方案;多方面的產業發展帶來經濟效益,不需要透過人工飼養動物才能養活自己,減少人力上不必要的耗時又費力。推動全民公投必不可少,每個人發揮自身小小的力量,正面影響並推廣給身邊的人,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必能讓世界邁向更永續的發展。 參考資料: Mercy For Animals https://mercyforanimals.org/blog/cockfighting-roosters-shot/ Yahoo!運動 https://tw.sports.yahoo.com/news/馬兒-聖男孩-拒跳-她金牌夢碎-這項目巴黎奧運後畫句點-132413909.html 中央通訊社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407190109.aspx 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 https://taeanimal.org.tw/events_info_registration.php?sn=1551 Yahoo!新聞 https://tw.news.yahoo.com/失控的賽鴿文化-汙染毀生態-201000890.htm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灣友善動物協會身為台灣第一個定期在街頭推廣動物權運動的團體,每日都有工作人員站在街頭,不畏風吹日曬雨淋,向民眾分享動物權的重要與蔬食的美好。若您碰巧遇上協會的推廣夥伴,也可停下腳步,了解協會正在分享的議題,為工作夥伴們加油打氣。
2024.09.23
海洋展演動物的困境與未來
大海孕育了無數生命,其與陸地截然不同的環境讓人們心生嚮往,愈發渴望揭開海底世界的神秘面紗。為了一睹海洋生物的風采,許多人選擇前往海洋館參觀。然而,在這些表面光鮮亮麗的背後,海洋展演動物往往面臨著嚴峻的困境。為了滿足人類的娛樂需求,這些動物不僅失去了自由,還承受著巨大的健康和心理壓力。牠們被迫生活在與自然棲息地完全不同的環境中,無法進行自然行為,長期下來導致身心健康受到嚴重損害。這些問題揭示了全球海洋館和動物展演場所普遍存在的問題,也引發了人們對動物福利的廣泛關注。 物品還是生命?SeaQuest Fort Worth虐待事件 在美國德州的SeaQuest Fort Worth水族館,三名前員工向國際動物權組織PETA(People for the Ethical Treatment of Animals)投訴,指控該館存在嚴重的疏忽,導致數十隻動物遭受痛苦甚至死亡。這些內部舉報者提供了多起虐待案例的詳細證據。 狹窄水族箱中的護士鯊 / 圖片來源:PETA官方網站 首先,兩隻護士鯊Icarus和Achilles被迫生活在狹窄的水族箱中,與其他10隻動物共處,顯示出極大的壓力,最終可能因為營養不良而死亡。當員工發現這些鯊魚停止正常進食後,SeaQuest管理層卻無視他們的擔憂,並未採取任何措施。目前,另一隻護士鯊Zeus仍在該水族箱中痛苦地掙扎。 因袋子過小導致身體彎曲,最終因缺水窒息而死 / 圖片來源:PETA官方網站 此外,從科羅拉多的SeaQuest Littleton運送到Fort Worth的過程中,數十隻海洋動物被裝在塑料垃圾袋中,可能在運輸途中窒息而死。一名舉報者透露,這些魚類被裝在黑色垃圾袋或冷卻箱中,運輸過程中未按照物種的需求進行適當處理。例如,水溫過高或過低,導致三隻貂鯊因袋子過小導致身體彎曲,最終因缺水窒息而死。此外,幾乎所有的魟魚也在運輸過程中死亡。 在水箱中死亡的錦鯉 / 圖片來源:PETA官方網站 舉報者還提到,數條錦鯉被遺留在氨濃度過高的水槽中至少四個小時,最終痛苦地死亡。這是由於過濾泵故障導致氨含量激增,魚類因呼吸困難而死亡,有些甚至出現氨燒傷。然而,負責人未能及時批准將魚類移出水槽,導致這些魚類長時間受苦。 因真菌感染死亡的鱸魚 / 圖片來源:PETA官方網站 此外,SeaQuest還被指控將數條鱸魚放置在不適合其自然溫度需求的水箱中,導致魚類感染真菌並相繼死亡。一隻名為Zelco的黑邊礁鯊因為水箱條件不足,脊柱彎曲變形,這一狀況在數月內急劇惡化,Zelco已經難以正常游動。員工曾要求為Zelco尋找新的居所,但SeaQuest並未採取任何行動。 在這些情況下,PETA聯絡了Fort Worth動物照護與控制部門,但該部門未採取任何行動,並藉故駁回了舉報。隨後,PETA向塔蘭特郡地區檢察官Phil Sorrells寄出投訴信,要求對SeaQuest Fort Worth展開調查並提出虐待指控。 這些內部舉報者的報告只是冰山一角。SeaQuest Fort Worth早已因動物死亡、骯髒的展區以及對公眾的傷害多次受到指控。該機構自成立以來,一直受到PETA等動保團體的批評,並在美國多個州因違反《動物福利法》而被罰款。隨著這些指控不斷增加,SeaQuest的創辦人兼CEO Vince Covino最近宣布辭職,雖然此舉無法解決SeaQuest的問題,但也顯示出這家水族館的困境正在加劇。 「動物在受苦,Xpark好退步!」:引發眾怒的Xpark事件 從日本引進的Xpark水族館於2020年8月在台灣開幕,以其都會型水生公園的特色吸引了大量民眾。然而,這個看似充滿教育意義的場所,卻在開幕半年內便因多起動物福利問題而備受爭議。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及鳥語獸躍等多個動保團體聯合發起抗議,於2021年2月23日召開記者會,指控Xpark存在13項重大缺失,包括動物受傷、飼養環境不符動物習性,以及飼養管理不當等問題。 動保團體聯合召開記者會並提出Xpark的13項缺失 / 圖片來源:動物平權促進會 這些動保團體在記者會上提供了大量證據,顯示Xpark的動物正遭受不適當的飼養環境和管理。其中,海豹池的設計被國外專家評為「最糟糕的設計」,建議應立即將海豹移至更適合的空間飼養。此外,企鵝展示區設計狹小,動物與遊客的距離過近且缺乏躲藏空間,導致企鵝表現出焦慮行為,不斷游動並撞向玻璃。前海生館飼育員指出,地面材質對企鵝的腳部健康有著直接影響,壓克力滑道容易導致腳趾瘤問題,這些問題反映出該館未能有效地滿足動物的基本需求。 麥哲倫企鵝躁動的不斷游向玻璃 / 圖片來源: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 然而,Xpark在面對這些指控時,並未顯示出積極改善的態度。在動保團體的多次抗議與訴求下,Xpark僅回應稱「以最高標準悉心照料動物」,且未有實質改善措施,這一回應幾乎與2020年10月的聲明稿如出一轍。動保團體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帶領上百位民眾在Xpark水族館門口高喊:「動物在受苦,Xpark好退步!」、「Xpark水中煉獄,正視動物處境!」,並號召約三萬民眾於網路連署,要求Xpark回應動保團體提出的13項訴求。2021年3月10日,動保團體正式向桃園市動保處檢舉,要求市府立即對Xpark進行稽查並裁處。 動保團體號招上百位民眾在Xpark水族館門口抗議 / 圖片來源:PeoPo公民新聞 桃園市政府在面對這些批評時,雖表示將依動物保護法加強稽查,但其言辭卻顯得相當保守,強調Xpark的動物多為人工豢養,野生環境條件未必適用於所有情況。市府稱並未發現明顯的動物健康問題,但此回應也被批評為避重就輕。 不同網友在社群媒體上分享自己拍攝的企鵝滑倒影片/ 圖片來源:擷取自Thread 在這場持續的抗爭中,Xpark的飼育環境問題不僅在媒體上廣泛報導,也在社群媒體上引發大量討論和抵制。即使經過動保團體的多次呼籲和民眾的連署,Xpark的問題依然存在。時至今日,仍有網友們在社群媒體上表示目睹動物受傷的樣子和分享企鵝滑倒的影片,這些畫面顯示出Xpark在改善其管理和飼養條件方面仍需加強。 身心俱疲!海中生物的悲歌誰聽見? 海洋展演動物在水族館中面臨著多重困境,失去自由、無法進行自然行為,這些條件對動物的身心健康都造成了深遠的影響。動物福利不僅僅是身體健康的維護,還包括心理健康的保障。英國劍橋大學教授Donald Broom曾指出,動物福利是動物在嘗試與環境應對過程中的狀態,是其生理與心理健康的綜合呈現。心理健康雖然較難評估,卻是動物福利的重要指標。 在水族館等人工環境中,動物被剝奪了自然行為的機會,這種環境壓力會對牠們的心理健康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善待動物基金會的獸醫主管Dr. Heather Rally進一步指出,當動物必須承受環境壓力並被剝奪自然行為時,這些限制不僅會損害動物的心理健康,還會對其長期的身體健康造成損害。這種雙重的健康威脅使得動物在被迫表演或被困在狹小空間中的生活質量大打折扣,長期下來甚至可能導致不可逆轉的生理和心理創傷。 因此,國際間不斷有專家和動保人士呼籲,動物展演不應該以動物的健康和福利為代價。我們應該重新思考人類的娛樂需求和動物福祉之間的平衡,確保不會因為滿足人類的觀賞慾望而讓動物付出沉重的代價。 再見海豚秀:《動物展演管理辦法》重裝上陣 經過人為訓練的海豚配合業者在池邊和民眾拍照 / 圖片來源:動物平權促進會 近期,台灣在保護海洋展演動物方面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新版《動物展演管理辦法》於今年7月底正式公告,將水域和陸域保育類野生動物一併納入管理範疇,規範不得進行不當展演或與人互動的行為。這一舉措標誌著海洋及陸域保育類動物表演將逐漸退出歷史舞台。根據新規定,所有動物展演場所必須遵守更嚴格的標準,包括展示、表演或與人互動的空間,以及動物飼養的環境,必須符合動物的基本習性和生理需求。這些規範的制定,旨在確保展演場所提供動物適當的飲水、飲食、休息、躲藏,以及行為豐富化的功能,以促進動物的身心健康,並減少不必要的壓力和痛苦。 新版管理辦法的出臺,體現了台灣在動物保護方面的進一步努力,也與全球的動保趨勢接軌。黑潮文教基金會董事蔡偉立指出,目前已有13個國家禁止為娛樂目的圈養和展示鯨豚,包括玻利維亞、加拿大、智利、哥斯大黎加、克羅埃西亞、塞普勒斯、法國、匈牙利、印度、哈薩克、尼加拉瓜、斯洛維尼亞和瑞士。其中,加拿大和法國雖然仍有圈養鯨豚,但也在逐步退出這類表演活動。這些國家的政策變化,顯示了國際社會對動物福利的日益重視和對不當動物展演的強烈抵制。 海洋展演動物所面臨的嚴峻挑戰,揭示改善動物福利的重要性,也點出消費者在娛樂選擇上應更加謹慎。新版《動物展演管理辦法》的推出,為保護海洋展演動物提供了更嚴格的法律框架,但要真正終止動物的痛苦,我們還需要從根本上改變對動物的利用和展演方式。這意味著不再依賴動物展演作為娛樂媒介,轉而支持更加人道和符合動物福祉的教育和保護計劃。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從自身做起,拒絕支持動物展演,選擇更尊重生命的娛樂方式。 參考資料: PETA Roundup: SeaQuest’s Founder Leaves Amid Storm of Company Allegations, Closureshttps://www.peta.org/blog/seaquest-roundup/ PETA Whistleblowers Allege Suffering, Neglect, and Multiple Deaths at SeaQuest Fort Worthhttps://www.peta.org/blog/seaquest-fort-worth-whistleblowers/ SPCA 百人聚集Xpark前高喊:動物在受苦,Xpark好退步! 要求Xpark正視動物處境,即刻改善https://www.spca.org.tw/post/untitled-78 公視新聞網 Xpark水族館傳照護失當、動物行為異常 桃市動保處將稽查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14258 UDN Xpark爭議:不符合動物習性的飼養可能涉及精神虐待!https://sdgs.udn.com/sdgs/story/121606/4941204threads貼文https://www.threads.net/@1.88m__/post/C493KmbS9py?hl=zh-twthreads貼文https://www.threads.net/@liam_05.08/post/C49qi05v2Pu 中央社 海陸保育動物禁表演 鯨豚秀將走入歷史台灣動保揭新頁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408250054.aspx 桃園市政府 市府說明有關今(23)日上午10點相關動保團體針對XPark展演議題召開記者會案https://animal.tycg.gov.tw/News_Content.aspx?n=8542&s=988125 窩窩 解密Xpark(中)——人的觀賞慾望跟展演動物的福利有可能取得平衡嗎?https://wuo-wuo.com/topics/forshow/xpark/1320-xpark0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灣友善動物協會的每項倡議都基於科學調查,專業的研究讓我們的聲音更具公信力,進而推動社會進步。為了保持調查的獨立與公正,我們拒絕來自政府和財團的捐款。協會只仰賴公眾(及少數中小企業)的小額捐助。誠邀各界支持我們,攜手為動物權益奮鬥,您的贊助是推動這場運動的重要動力。
2024.09.06
女神卡卡爭議誰之過
澳洲的動保組織World Animal Protection『世界動物保護協會』指出,迪奧與女神卡卡共同宣稱於巴黎奧運開幕典禮上使用的鳥羽毛,皆為鳥類自然脫落時所取得,卻無法提供足夠的證據來證實此事,引起社會懷疑。民眾與動保團體對迪奧的不信任並非空穴來風,評比時尚美妝品牌於環境永續及動物福利影響的知名網站「Good On You」表示,迪奧身為走在時尚尖端的潮流,極少使用對環境友善的材質,甚至於動物福利上完全沒有盡到該有的義務,持續地使用毛皮、羽絨、皮革、羊毛和其他動物皮毛。 圖片來源:美聯社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的倡導者Olivia Charlton強調,許多被使用於服飾上的鴕鳥羽毛,其過程都是將鴕鳥先行宰殺後取得,有的甚至於鴕鳥依然存活時當下拔起牠們身上的羽毛,作業員必須將連帽袋套在鴕鳥頭上使牠們看不見,避免被拔毛時掙扎而攻擊作業員,此行為使牠們痛苦不堪且極度活在害怕與恐懼的情緒裡。從牠們身上得到自然脫落的羽毛是個常見的誤解,時尚品牌僅會告知非事實的一面使消費者安心。然而從事羽毛產業的人都知情,並認同只有於活禽時拔取羽毛,才能呈現其最好的品質。 圖片來源:PETA 關於女神卡卡的爭議不只於此,早些年的她曾穿上全身用生牛肉後製的禮服參加2010年MTV音樂錄影帶大獎頒獎典禮,引發了世界的關注及不少聲浪的撻罰,批評她為了引人注目不擇手段。女神卡卡事後於「艾倫·狄珍妮秀」受訪時表示,此舉必非不尊重所有愛護動物的人,僅想透過服裝表達她支持那些同性戀軍人們,對於美國軍中禁止詢問及告知的政策感到反感。她說:「人如果忘記自己的權利,他們就只能像包覆在骨頭上的那些肉一樣,任人宰割。」 圖片來源:Billboard美國娛樂雜誌兼媒體品牌 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野生鳥類,為了人類創造看似華貴的假象及高額的利潤,而被殘忍屠宰並殺害。這些時尚品牌讓社會發展倒退了好幾步,在科技進步的現今,卻依然沒有使用可取代動物皮毛的替代品,與友善動物及環境背道而馳。 注重環境永續的2024年巴黎奧運,理當可以使用更多創新環保材料來取代動物性製品,為我們的未來往更友善的方向前進。表達個人立場並非一定要使用真實動物的肉才能夠吸睛。環境永續從自身做起,每一筆消費都在為大家想要的世界投票,而我們的一舉一動都將決定地球的未來如何發展,並影響著我們的下一代如何保護這個世界。 參考資料: World Animal Protection Australia Hidden animal cruelty behind Lady Gaga’s Dior dress at the 2024 Paris Olympics opening ceremony Good On You https://goodonyou.eco/how-ethical-is-dior/ Billboard Lady Gaga Explains Her Meat Dress: ‘It’s No Disrespect’ 維基百科 女神卡卡的生牛肉裝 GQ Taiwan 【2024 巴黎奧運】盤點 4 個「奧運的第一次」,揭曉你不知道的巴黎奧運 Fun Fact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每看到藝人因跟時尚品牌合作而惹出爭議時,所有的輿論砲火都集中在藝人身上,然而,娛樂產業是很大的結構,絕大多數情況下都不是藝人依照自己單方面的意志可以左右。 經紀公司、時尚品牌的行銷與公關團隊,在創造議題表達立場時,沒有考慮到使用動物產品的問題,導致藝人惹上爭議,這對藝人與粉絲來說確實不公平。這可能也反映出娛樂產業在消費社會議題時,以利益與話題為優先,揀選素材為了某個群體發聲,卻傷害了另一個群體,結果首當其衝面對爭議的,往往是站在螢光幕前的藝人。 耐人尋味的是,這麼大的娛樂產業,難道沒有人有意識到可能引發的爭議嗎?顯然不可能。可以預見的是,在利益與話題至上的產業結構中,動物權益本來就被視為邊緣化且可割捨的議題,甚至是,下一波行銷宣傳時,再將藝人另外包裝為動物權益發聲的形象,爭議往往就能輕易一筆勾銷,再賺一波流量。 在公益團體,為動物發聲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因為對公眾必須真誠以待;但對商業團體來說,消費動保議題確實是一門好生意,因為操弄話題是如此容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灣友善動物協會身為台灣第一個定期在街頭推廣動物權運動的團體,每日都有工作人員站在街頭,不畏風吹日曬雨淋,向民眾分享動物權的重要與蔬食的美好。若您碰巧遇上協會的推廣夥伴,也可停下腳步,了解協會正在分享的議題,為工作夥伴們加油打氣。
2024.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