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團法人台灣友善動物協會(Kindness to Animals KiTA)是一個倡議型的動保組織,也是台灣首個定期在街頭推廣動物權的團體。我們透過務實且多元的方法,為動物發聲,推動友善動物的生活方式與法規政策,減少經濟動物、實驗動物、展演動物、皮草動物及同伴動物的迫害與虐待。

我們邀請公眾陪伴我們共同打造友善動物的世界。當人們帶給弱勢的動物快樂時,自己也會感到快樂。我們相信,友善,就有快樂。

rabbit

我們的信念

1
動物是朋友,強者保護弱小: 我們不會剝削、利用、殘殺動物朋友,並邀請公眾陪伴我們勇敢為動物發聲。
2
公眾能從源頭改變社會風貌: 動物用救的救不完。聚集公眾的力量,我們推動政策倡議與產業轉型,從源頭改變社會系統對待動物的方式。
3
公民社會能找到更好的解答: 面對跟人類有衝突的動物,我們鼓勵思考多元且務實的解決方案,緩解衝突,以及不再將消滅認定為唯一選項。
4
大家都願意成為善良的人: 我們相信,只要公眾願意開始瞭解、參與討論、付諸行動,您我都可以成為解決問題的力量,發揮公民與消費者的影響力,一起幫助動物。
K.I.T.A核心理念
Kindness善良

提倡對動物友善

conceptIcon
Inspire啟發

啟發思考與討論善待動物

conceptIcon
Truth真相

揭露真相證明事實

conceptIcon
Act行動

採取行動帶來改變

conceptIcon

四大專案

動保法案公投

topicImage

減少動物實驗

topicImage

動物權教育

topicImage

蔬食風氣推動

topicImage

訂閱電子報

關注台灣友善動物協會的最新消息,知道更多參與和協助的訊息!

最新消息

專案新聞
2024.10.11
為什麼吃狗令人心碎,吃豬不會?
在當今全球範圍內,尤其是發展中和已發展國家,還有哪些國家允許合法食用狗肉?這些國家是否有相關的規定或傳統文化背景? 中國有血淋淋的「玉林狗肉節」,南韓也有具千年歷史的「吃狗肉」文化,以及越南北部將「狗肉佳餚」視為特定料理的現象,都與這些國家遺留下來的傳統習俗以及經濟發展有密切關係。同時也反映了地區發展中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也恰好地讓人類有機會選擇把狗肉當作可行的蛋白質來源。 此外,與古代道家五行哲學和中醫理論的結合,人類飲食價值觀的轉變,讓吃這件事情更上一層樓。以一個例子來說,在華人社會流行著一種食補陋習,認為「吃什麼部位,就可以補什麼部位」,即以形補形的概念。此觀念我們通過網路平台 (Youtube) 進行搜索,可以找到許多令人震驚的可怕「菜餚」介紹,例如猴腦刺身、麻辣兔頭、炭烤乳羊等動物被當作食材的烹飪過程。太多動物被拿來食用的方式族繁不及備載,展現出過多動物因文化信仰和錯誤的食補思想而遭受的非人道對待。 目前,在中國雖然部分地區如深圳和珠海已經禁止食用狗肉,但在全國範圍內尚未有統一的禁令,尤其是在某些傳統節日,如前文提到的玉林狗肉節,食用狗肉仍存在爭議性地進行。在越南隨著動物權利意識的提高,越南內部也有逐漸減少狗肉消費的趨勢。 2022年,南韓國家廣播公司 KBS 報導,南韓全國共有超過 50 萬隻狗被飼養作為食物,並且有 1600 家餐廳販售狗肉。根據南韓農業、食品及農村事務部的資料,截至 2022 年 2 月,共有 1156 家農場專門繁殖狗肉,並且有 34 家屠宰場從事狗肉屠宰工作。 2024 年 1 月,南韓通過了一項禁止生產和銷售狗肉的法案,該禁令將於 2027 年正式生效,目前狗肉消費仍在少數群體中存在。 動物權利活動人士於 2023 年 7 月 8 日在韓國首爾舉行集會,反對韓國吃狗肉的傳統文化。圖片來源:EuroNews 減輕內心矛盾的觀點,可能是「道德特技」的表現 當你得知在現代世界中,某些國家仍然合法地食用狗肉時,可能感到震驚和不安,因為在許多文化中,狗是被視為家庭伴侶、忠誠的朋友。然而,這時我們可以進一步思考,為什麼食用狗肉會讓人感到反感,但吃豬肉卻被廣泛接受呢? 人們在道德判斷中同時持有彼此矛盾的觀點,並試圖在不同情境下通過心理上的「靈活變通」來解決這些矛盾,減輕不舒服的感覺,這種心智現象是「道德特技」(Moral Acrobatics) (註1)的體現。像是吃肉與愛動物的矛盾、環保與日常消費行為、工作中的利益衝突等,從而讓自己的行為與內心的價值觀看似和諧。 在一些文化中,豬和狗的命運截然不同:狗是朋友,豬則是食物。這種矛盾反映了我們根深蒂固的文化價值觀和社會規範,讓我們在對待不同動物時應用不同的道德標準。儘管豬是一種非常聰明且情感豐富的動物,許多人依然將它們視為餐桌上的必備食品,而不會產生與食用狗肉同樣的道德不安。 圖片來源:unsplash 肉放上餐桌,是沒有物種差異性的分別 一項開創性的研究顯示,兒童認為農場動物應該像人類一樣受到同等對待,但這種看法在青少年時期會逐漸消失。該研究由英國埃克塞特大學和牛津大學的研究團隊進行,參與者包括 9 到 11 歲的兒童、18 到 21 歲的成年人和大於 21 歲以上的成人。研究表明,兒童對農場動物的同理心遠遠超過成年人,並且認為食用動物在道德上比成人難以接受。 研究的主要作者盧克·麥奎爾博士 (Luke McGuire) 解釋道,這一現象反映了「物種歧視」的形成過程。物種歧視是指人類對不同動物賦予不同的道德價值,這一觀念通常在青少年時期形成。他表示,兒童對動物的同理心是直觀且強烈的,但隨著成長,這種觀點會受到社會文化影響,變得更為複雜,並產生對動物的道德雙重標準。 該研究通過展示各類動物的圖片並詢問應如何對待這些動物,觀察了不同年齡群體的反應。結果顯示,兒童認為豬應該和人類享有相同的待遇,而成年人則傾向於認為豬應該比狗受到更差的對待,反映出成年後社會對農場動物的態度變得更為現實和妥協。 為什麼隨著長大,我們的同理心一點一滴消失了? 從多方面的資料(註2)揭示了多種因素促成這一變化。首先,社會化過程在兒童成長中的作用顯著,包括家庭、文化和飲食傳統的影響,許多社會將不同種類的動物區分為「同伴動物」(如狗、貓)和「食用動物」(如豬、雞、牛)。在這種環境下,隨著年齡增長,逐漸內化這種區分,認為某些動物的生命和權利較少重要,從而接受「物種歧視」的觀念,從而習慣性地食用動物產品。在這個過程中,他會逐漸淡化兒時對動物的同理心。 其次,認知發展讓青少年逐漸理解社會經濟現實,接受大規模的動物產品生產是一種必需品,例如超市裡琳瑯滿目陳列的肉類、蛋奶製品。從而調整他們早期的理想化觀念,進而採取符合社會現實的行動。認知能力的增強使他們能理解更複雜的道德問題,如動物利用與人類需求之間的權衡。他們可能會逐漸接受某些形式的動物使用是「必要的」或「正當的」,這也促進了物種歧視的發展。 此外,如果群體中的大多數人習慣性地食用肉類或對動物區分待遇,青少年可能會順應這種觀念,以避免與同儕發生衝突或感到疏離,在社會上尋找自我身份認同的歸屬感與認同感。 在這一過程中,心理防禦機制和媒體灌輸也發揮了作用。廣告和媒體往往強調肉類產品的文化和營養價值,而青少年在這些影響下會逐漸將動物物化,淡化對農場動物的情感聯繫。麥奎爾指出,雖然這些改變是成長過程中的一部分,但兒童的道德智慧仍然具有價值,尤其是在推動植物性飲食和環境保護的倡議中。 搖滾主唱訴說:「現在有什麼是你的藉口?肉是謀殺。」 成立於 1982 年英國搖滾樂隊史密斯樂團 The Smiths 的經典歌曲《Meat is Murder》,歌曲的標題本身就是一種強烈的聲明——「肉類是謀殺」,這首歌由主唱莫里西 (Morrissey) 和吉他手強尼·馬爾 Johnny Marr 共同創作,歌詞表達了莫里西作為素食主義者對動物權利的強烈呼籲,譴責食用肉類的行為。這首歌對已投入素食主義運動的許多人、剛開始了解動物權利的人,或過渡型的素食主義者等等皆產生了重要影響,同時成為反對屠宰的象徵歌曲。即便對於非素食主義者來說,《Meat is Murder》也是一首具有深刻社會意涵的歌曲,讓人們重新思考食物選擇和道德責任。例如閱讀到香港知名樂評人袁智聰分享的文章,初聽此歌的震撼,在他的心中種下了種子,15 年後便決心從葷轉素。 圖片來源:香港01 兒童與成人對動物態度的顯著差異,在麥奎爾的研究指出這種差異源自青少年時期的社會化過程、認知發展以及心理機制的轉變。隨著越來越多的研究關注到人類與動物的關係,這一發現將有助於重新思考我們對待動物的方式,並推動更多道德和環保方面的行動。 或許我們能採取更多不一樣的做法,讓大眾在生活日常、成長階段對動物權利和植物性飲食文化的觸及能橫向了解更多,垂直耕耘的更深,同時為倡導更多植物性飲食和環保行動的群體提供支持。特別是在此研究中有提到,通過在學校等場所引入植物性飲食,幫助兒童保持他們早期的道德價值觀,這會是個積極的做法。 註1關於「道德特技」更深入的探討,可參考書籍《Moral Acrobatics-How We Avoid Ethical Ambiguity by Thinking in Black and White》, 作者:Philippe Rochat註2 · 道德發展理論:探討了個體如何在不同年齡階段逐漸理解並運用道德原則,相關資料可參考 《Moral Development: A Guide to Piaget and Kohlberg》, 作者:Ronald Duska 和 Mariellen Whelan· 認知不協調理論:解釋了人們在面臨行為與信念不一致時,如何進行自我合理化。相關資料可參考 《A 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 作者:Leon Festinger· 物種歧視與動物權利:物種歧視相關的討論,尤其在動物倫理學中的應用,相關資料可參考 《Animal Liberation》, 作者:Peter Singer· 社會化與青少年發展:社會化過程中的價值觀和態度轉變,可參考心理學和社會學領域的文獻,尤其是青少年,相關資料可參考 《Adolescence》, 作者:Laurence Steinberg — 文 動物權特約記者 李鈺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為台灣首個定期在街頭推動動物權益的團體,台灣友善動物協會每天都有成員堅持在街頭,無論天氣如何,向公眾傳達動物權的重要性和蔬食的好處。如果您碰巧遇到協會的推廣夥伴,不妨停下腳步,了解他們正在推廣的議題,並給他們加油打氣。
專案新聞
2024.10.08
最新兒童營養計劃正式啟動
2024年7月1日,美國農業部(USDA)食品和營養局(FNS)所提出的最新兒童營養計劃正式在校園開跑。內容向《2020-2025年美國人飲食指南》看齊,目標在於提升學校膳食的營養品質,並確保學生能夠獲得健康且多樣化的飲食。除了強調在地食材、更嚴謹的規範鈉和糖的攝取外,更大幅增加了植物性飲食的選項。美國農業部報告指出,全美每天有超過3000萬名學生仰賴學校的早餐和午餐作為主要營養來源。因此,確保學校膳食營養豐富並能夠提供多元且公平的健康食物顯得至關重要。 豆類與堅果納入菜單,植物性蛋白質選項大增 新制兒童營養計劃在校園膳食中增加許多植物性蛋白來源/ 圖片來源:vecteezy/ sebelasstudio 根據新制兒童營養計劃,校園膳食擴大了豆類、豌豆和扁豆等植物性蛋白質的選項,取代過去以肉類為主的午餐蛋白質來源。這些植物性食品不僅富含蛋白質,還提供豐富的纖維、鐵和鎂等營養素,對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顯著作用。此外,堅果類也不再局限於作為配角,現在可以獨立作為蛋白質來源,為學生提供額外的蛋白質、維生素E、纖維和健康脂肪。 具體而言,學校每週需提供至少½杯的植物性蛋白質來源,並確保蔬菜的足量供應。食堂菜單上則新增了如炸鷹嘴豆餅(falafel pita)、豆腐炒黑豆漢堡(black bean burgers stir-fried with tofu)、椒類佐鷹嘴豆泥(pepper slices with hummus)等純植物菜色,為學生提供更多樣化的健康飲食選擇。 植物奶上榜菜單:乳糖不耐與純植物飲食者的福音 植物奶選項提升菜單靈活性也照顧到乳糖不耐與植物飲食學生需求/ 圖片來源:freepik/ wayhomestudio 牛奶仍然是特殊早餐計劃中的必要成分,與水果和穀類並列,但新規章對其標準進行了更新,要求提供脫脂和低脂乳品。同時,考量到蔬食者以及對牛奶過敏或乳糖不耐的學生需求,植物奶選項的加入不僅提升了菜單的靈活性,還能保持營養均衡,為更多元的學生群體提供符合個人健康需求的選擇。植物奶,如杏仁奶、燕麥奶和豆奶,多富含維生素D、鈣、蛋白質等重要營養素,為無法或選擇不飲用乳製品的學生提供了理想的替代品。此外,植物奶的加入還有助於解決許多學校中存在的食物過敏問題,並進一步滿足來自不同文化背景學生的需求,反映了這次規章更新對健康和包容性飲食的重視。 文化飲食與本地食材融入校園,提升學生歸屬感 傳統食物的加入有助於文化認同感提升/ 圖片來源:freepik 在美國多元文化背景下,學校膳食亦需要考量學生的宗教與文化飲食需求。「這些改變不僅增添了更多與文化相關的食物選擇,也讓學校膳食成為學生建立歸屬感的重要途徑。」美國校監協會主席Gustavo Balderas發表對這次新制上路的看法,「這一變革對於美國多元文化背景的學生群體而言是一次重要的突破。」許多學校首次在餐單中添加了具有文化代表性的食品,例如玉米餅。學校營養協會主席Shannon Gleave則提到,這些選擇有助於提升學生對自身文化的認同感,也讓學校餐單變得更加多元化。 此外,新的兒童營養計劃也鼓勵學校標示食材的來源,讓學生了解所食用的食物是否來自當地種植。這不僅強化了學生對於食物來源的認識,還支持了當地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對於擁有大量原住民學生的學校,或是由美國印第安教育局管理的學校,傳統的原住民食物,如大蕉,也可以取代傳統的穀物類要求,融入學生的日常膳食中,進一步尊重文化多樣性。 從健康到文化:兒童營養計劃的新方向 兒童營養計劃新制的上路期望為下一代的健康成長奠定堅實基礎/ 圖片來源:vecteezy/ gankogroup 美國農業部兒童營養計劃新制的上路為學校提供了更多元且健康的膳食選擇,尤其是在增加植物性蛋白質選項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該政策不僅滿足了不同文化背景和飲食需求的學生,更進一步尊重了文化多樣性與飲食選擇的權利。無論是植物性飲食者、乳糖不耐症患者,還是宗教或文化需求特殊的學生,新制均為他們提供了符合個人需求的選擇。 透過這一政策的推動,教育系統強調了在多元化和公平飲食需求上的承諾,這不僅僅是為了提供更健康的膳食選擇,還著眼於未來的可持續性發展。隨著各校積極採用當地食材和更具文化代表性的餐單,這項新制為下一代的健康成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並帶來了飲食教育和文化認同的雙重提升。 參考資料: vegconomist: New USDA Rules Expand Vegan Options in School Meals https://vegconomist.com/health/new-usda-rules-expand-vegan-options-school-meals/ Central Florida Public Media: New USDA rules mean more options for vegan, vegetarian students and those with milk allergies https://www.cfpublic.org/education/2024-08-30/new-usda-rules-mean-more-options-for-vegan-vegetarian-students-and-those-with-milk-allergies farm sanctuary: Federal Win: USDA’s School Nutrition Updates Boost Access to Plant-Based Protein https://www.farmsanctuary.org/news-stories/usda-school-nutrition-boost-access-plant-based-protei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台灣友善動物協會,我們每一天都在街頭為動物權益努力,不論天氣如何,我們始終堅守。與民眾分享動物權的重要性和蔬食的益處是我們的使命。如果您在街上遇見我們的推廣團隊,請停下來了解我們的宣導議題,並給予我們的工作夥伴一些鼓勵和支持。您的支持是我們不斷前行的動力!
專案新聞
2024.10.06
英國承諾擬禁止進口鵝肝醬
鵝肝醬的文化背景與道德爭議 經過強迫灌食的鵝/鴨肝比正常肝臟大出6倍。/ 圖片來源:Animal Equality 鵝肝醬在法國料理中占據重要地位,作為一種奢侈食材,鵝肝的歷史可追溯到古埃及。然而,鵝肝的製作過程備受爭議,特別是使用「灌食」(force-feeding)技術來讓鳥禽的肝臟極度肥大。製作過程中,工人使用特製的金屬或塑料管,將大量食物(通常是玉米和黃豆的混合物)強行灌入鵝或鴨的胃部,這種過程每天進行數次,長達12至21天。隨著強制餵食的進行,這些鳥禽的肝臟會異常肥大,成為正常大小的6至10倍。肥鴨肝的脂肪重量比例從正常的約18%增至60%,一隻被灌食的鴨肝最終重量可達1.5至2磅,而未經灌食的鴨肝僅有約0.25磅。這種生產方式因其對動物健康和福祉的嚴重損害,遭到動物權益團體的廣泛批評。 英國政府的立場與政策變化 為了生產鵝肝將,鴨子和鵝每天被強制餵食,直到它們的肝臟長到正常大小的10倍。/ 圖片來源:Animal Equality 鵝肝醬的生產自2011年起便在英國被禁止,這顯示出政府對動物保護的重視。然而,進口鵝肝醬卻仍然合法,原因不排除來自法國的進口鵝肝醬在英國市場中有一定的銷量。是否該全面禁止這項備受動物虐待爭議的食材,在英國並非首次被提出討論。早在2020年的四月,時任環境部長的Jim McMahon就曾表示,鵝肝生產過程引起了嚴重的動物福利問題,也不符合國內法規。然而儘管其政府在2021年三月宣稱「將在數月後實行禁令」,這項計劃卻仍在隔年的二月被時任首相Boris Johnson廢除,引發政界議論,也激起了動物權益團體的不滿。 2024年,工黨再次強調若在大選中勝出,將立即推動立法,徹底禁止鵝肝醬的進口。這一承諾標誌著英國動物保護法制進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也是針對英國內部多年來關於該問題的廣泛討論與壓力。「鵝肝生產無可否認是殘酷的,但幾十年來英國持續的外包這種殘酷行為——這種虛偽必須停止。這顯然是一個關鍵的選民問題,絕大多數英國人支持鵝肝進口禁令,所以我很高興看到工黨在這個問題上採取決定性立場。」英國動物平等組織執行董事Abigail Penny表示,「鵝肝在英國公眾的盤子裡沒有一席之地。」根據最新的調查顯示,85%的英國人支持禁止進口以灌食方式生產的鵝肝醬,表明民意已大幅轉向支持動物福利。 全民響應:鵝肝醬禁令的全球趨勢 在動物權益團體的長期努力下,紐約市議會在2019年通過了禁止鵝肝的法案。/ 圖片來源:New York Times 動物保護團體長期以來對鵝肝醬的生產和銷售進行抗議。Animal Equality UK自2017年以來,便領導了一場針對鵝肝醬進口的禁令運動。該組織已經收集了將近30萬個簽名支持,並得到了包括Ricky Gervais、Dame Joanna Lumley和Mark Ryland等知名人士的公開支持。這些名人以其影響力呼籲大眾關注鵝肝製作過程中的殘忍行為。此外,Animal Equality還釋出了十餘項關於鵝肝生產的調查報告,揭露了農場中動物的痛苦場景,如呼吸困難、眼部感染、斷翅、斷喙,甚至是帶血或死亡的鳥禽屍體。這些舉措在英國引發了廣泛的社會共鳴,進一步推動了政府採取行動的壓力。 除了英國以外,許多國家和地區也已對鵝肝醬的生產或進口進行了禁令。阿根廷、丹麥、德國、芬蘭、以色列等國家禁止生產鵝肝醬,印度甚至實施了全面禁止生產與進口的政策。美國紐約市在2019年通過了禁止販售鵝肝醬的法律,並在2022年的10月正式生效。這些國家的行動表明,鵝肝醬禁令已成為全球動物保護運動中的一部分,並且得到了越來越多政府與民眾的支持。 動物福利與人類美食:禁令背後的社會變革 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意識到鵝肝生產過程中的殘忍行為,國際上對動物福利的關注也在逐步加強。/ 圖片來源:Pexels/Magda Ehlers 鵝肝醬的禁令不僅關乎一個美食文化的傳承,更關乎當今社會對動物權益的重視,製造過程的虐待爭議反映了人們對動物倫理與人類消費習慣的重新審視。隨著動物權益團體的不斷推動以及公眾意識的提升,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審視這種被視為「殘忍美食」的產品,並在法案上採取行動。英國一旦成功通過進口禁令,將成為全球動物保護趨勢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並可能進一步影響其他國家和地區採取類似行動。動物保護不僅僅是法律問題,更是全球社會價值觀的轉變。 參考資料: 中央廣播電台:美食之亂 英國工黨承諾上台將禁鵝肝醬進口 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208363 FOODmanufacture: 85% back UK foie gras import ban https://www.foodmanufacture.co.uk/Article/2024/08/01/85-back-UK-foie-gras-import-ban 食力:從古埃及時代就存在的爭議美味!用「灌食」製成的鵝肝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scsource/paper/5852476544 New York Times: New York City Banned Foie Gras in 2019. Tell That to the Ducks. https://www.nytimes.com/2023/01/27/nyregion/nyc-foie-gras-ban.html FINEDININGLOVERS: Foie Gras: Where is it Actually Banned? https://www.finedininglovers.com/article/foie-gras-where-it-actually-banne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灣友善動物協會身為台灣第一個定期在街頭推廣動物權運動的團體,每日都有工作人員站在街頭,不畏風吹日曬雨淋,向民眾分享動物權的重要與蔬食的美好。若您碰巧遇上協會的推廣夥伴,也可停下腳步,了解協會正在分享的議題,為工作夥伴們加油打氣。
專案新聞
2024.10.05
實驗動物的千里大逃亡 (下)
(承上篇) 這兩隻狗,連捕獵都不會,但他們的眼神告訴我——他們被人類折磨過,他們需要我。“跟著我,別鬧出太大動靜,”我對他們說道。“野外可不比你們那冰冷的實驗室,這裡沒有任何東西會手下留情。”我教 Snitter 和 Rowf 如何在野外生存,但我知道,自由不是這麼容易得到的。 當我們被追捕者逼到懸崖邊時,看著他們恐懼又帶著一絲希望的眼神,我決定犧牲自己。“你們快走,這裡交給我。活下去,不要回頭。”我奔向追捕者,為牠們爭取最後的生機。 在《瘟疫犬》動畫電影中,最明顯站在 Snitter 和 Rowf 這邊的角色是 Tod,一隻擁有喬迪口音的野狐。他幫助 Snitter 和 Rowf 學會在野外生存,對於兩隻從實驗室逃出的狗來說至關重要,因為他們並不具備野外的生存技能。Tod 也是唯一理解牠們困境的動物角色,在實驗室裡成為研究開發的犧牲者,而在外面世界成為恐懼下的迫害者。 文章開頭的對白在講述影片的後半部分,Tod 犧牲自己來幫助 Snitter 和 Rowf 逃脫追捕。他的犧牲象徵著在無情世界中的一絲善意。 人類帶給動物的是絕望還是希望? D(絕望)=S(痛苦)-M(意義) 這個公式,出自於曾被囚禁在集中營的奧地利心理學家和精神科醫師維克多·弗蘭克爾(Viktor Frankl),來自於他的著作《活出意義來》(Man's Search for Meaning)中的核心哲學。Despair equals suffering without meaning。 在《瘟疫犬》中,Snitter 是代表希望的角色。即便經歷過實驗室的折磨和痛苦,Snitter 仍然懷抱著對未來的期待。他相信自己能找到新的家園,過上自由的生活。這種信念使他能夠承受在逃亡過程中的痛苦。 這與弗蘭克爾的理論相符。比如一位運動員在準備比賽期間,經歷了身體上的極限訓練和心理壓力,但因為他心中有著對勝利的渴望和對自我成就的追求,這些痛苦都被賦予了意義,因此他不會絕望,反而會更加努力。然而,如果這名運動員失去了目標或受了重傷,不再能夠參加比賽,他可能會覺得自己的努力失去了價值,進而陷入絕望。Snitter 的例子正是對這一理論的詮釋,牠的痛苦因為內心的希望而轉化為一種可以承受的生存挑戰。 Rowf 原本是對人類失去信任、充滿憤怒的角色,在他的眼中,人類只是利用動物進行無情的實驗,並不關心牠們的痛苦與生命價值。在電影結尾,卻鼓勵 Snitter 重拾信心。這一改變反映了 Rowf 在與 Snitter 的逃亡過程中,也逐漸受到 Snitter 的信念影響。即使他不再信任人類,他也開始覺得可能還有其他出路,逃亡或許能帶來一絲生機。 動物是否會感到絕望 現實中有一些案例顯示動物在極端壓力下可能會表現出類似的情感。例如,在圈養環境中,一些海洋哺乳動物,如虎鯨 Tilikum,曾經在長期壓抑和缺乏自由的情況下表現出自我毀滅的行為,甚至攻擊人類。這些行為顯示出動物在無法賦予自身處境意義時,可能會陷入深度的壓力和絕望。 在動物園或馬戲團中長期圈養的大象,由於被剝奪了自然生活環境和正常的社交結構,經常表現出壓力性行為。例如,一些圈養的大象會反覆搖頭、來回踱步,甚至會自我傷害,這些行為被稱為「動物刻板行為」(stereotypic behavior)。這些大象在自然界中會與家族成員建立深厚的社交關係,並在廣闊的空間中移動。然而,圈養環境剝奪了這種生活意義,使牠們陷入長期的壓力與絕望中。 動物實驗中的犬類,經常會表現出退縮、無助甚至絕望的行為。當動物被迫長期生活在實驗室中,無法預見或理解所承受的痛苦,牠們會失去抵抗意志,表現出極端的無助狀態,這與人類的「習得性無助」相似。這些犬類無法賦予牠們的處境意義,因此陷入精神崩潰的狀態。 動物能否賦予痛苦意義 動物能感知痛苦,但不具有人類的高度的認知能力、複雜的情感和對未來的想像力,也無法像人類一樣有意識地進行抽象思考。牠們的行為更多是基於生理和心理上的反應,目的是逃避或減輕痛苦。動物無法理解自身的處境,更無法通過哲學或精神層面的建構來賦予這些經歷意義。因此,當動物長期處於無法逃脫的痛苦中,牠們會表現出壓力性行為、自我傷害或無助,這些行為反映了牠們對痛苦的無法應對。 動物權益運動持續推進,喚醒世界的良知 民調顯示,結束動物實驗是歐盟公民的首要任務:近四分之三(72%)的人認為歐洲委員會應該制定具約束力的目標和期限,逐步淘汰動物實驗。這一觀點也反映在近期推出的「拯救無殘酷化妝品」歐洲公民倡議中,該倡議旨在致力於建立一個無動物實驗的歐洲,並在不到三週內已經收集了超過 12 萬份簽名。 這項決議動議還得到了超過 100 位科學界重要人士的支持,並且獲得了「 European Consensus Platform on Alternatives」的響應。他們相信,透過定義共同優先事項、資金分配以及跨學科與部門的合作,行動計劃能促進向無動物科學的過渡。 為了減少這些動物的痛苦,美國環保署(EPA)已承諾到 2025 年將減少 30% 對哺乳動物研究的需求,並計劃到 2035 年完全取消哺乳動物實驗的需求和資助。這標誌著向無需動物實驗的安全測試邁進的一步,減少動物的痛苦和絕望,為人類與動物的未來創造更具同理心的科學實踐。 — 文 動物權特約記者 李鈺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灣友善動物協會於2019年發起「動物實驗謝了不必」專案,串聯醫學界、營養學界、生科學界,遊說食藥署減少非必要動物實驗,將健康食品中的「功效性測試」統一以人體食測為主。同時也進行企業遊說,目前已有聯華食品、維他露集團、太古可口可樂、養樂多、統一集團、佳格集團、愛之味、葡萄王、中天生技等企業承諾停止非法規要求之所有動物實驗。
專案新聞
2024.10.04
實驗動物的千里大逃亡 (上)
“我拼命游著,身體隨著每一下拍打的水花愈發沉重。耳邊的聲音逐漸模糊,只剩下潮水的拍打聲,像實驗室裡那些冰冷的機器運轉時的嗡鳴。我一直在逃,可我到底是在逃離,還是回到那個痛苦的源頭?頭頂的疤痕隱隱作痛,每一次刺痛,都像是那些白袍人往我的腦袋裡塞進了什麼可怕的東西。我知道,這海面上的島嶼,或許只是我的幻覺,就像那一次我相信主人還會來接我一樣。Rowf 跟隨著我,哪怕他的每一次划水都充滿恐懼。我想告訴他,或許我們追尋的島嶼根本不存在,但他比我堅定——他看見了那座島。他看見了嗎?。” 《瘟疫犬》是一部 1982 年的動畫冒險劇情片,改編自英國小說家理察·喬治·亞當斯(Richard George Adams,1920年5月9日—2016年12月24日)在 1977 年出版的同名小說,他也是很堅定的動物權利倡導者。這部影片通過動物研究機構用來進行實驗的動物視角,深刻探討了動物實驗的殘酷現實。它觸及了自由與囚禁、希望與絕望之間的複雜張力,揭示了人類對動物的控制和支配慾望。作為故事的兩位主人翁,Rowf 是一隻拉布拉多混種犬,Snitter 則是一隻狐狸梗,電影的最後 Snitter 和 Rowf 消失在大海裡的迷霧中,沒有人知道究竟島嶼是真實的存在,抑或只是海市蜃樓。 這部電影的結局讓筆者想到 2010 年由著名的英國導演 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Edward Nolan) 推出的電影《全面啟動》,都以模糊而開放的結局作為終點。故事的重點並非結局本身,而是角色在追尋過程中的心理變化與觀眾的情感參與,將解讀的權力交還給觀眾。導演並不急於給出明確的答案,而是希望觀眾能夠自行探索,帶著問題走出劇院,進而思索更深層的主題:夢境與現實的界限,或是希望與絕望之間的模糊地帶。直到現在的十幾年後,《全面啟動》的結局至今仍激發觀眾不斷探討。是否,我們還在做夢? 知名電影公司 MGM 推出的首部成人動畫電影 引發對動物實驗的道德反思 在動物實驗的倫理議題中,動物的生命權與人類的科技進步之間往往存在著深刻的矛盾。《瘟疫犬》這部 1982 年的動畫電影,通過兩隻實驗犬——Snitter 和 Rowf 的逃亡故事,讓觀眾直面這一系列複雜的問題。 動物實驗的殘酷 《瘟疫犬》最直觀而強烈的主題是對動物實驗殘酷性的揭示。片中的兩隻實驗犬被實驗室用來進行極端的實驗——Rowf 多次被溺水再復活,而 Snitter 則接受了腦部手術,導致他出現幻覺。這些情節深刻反映了動物實驗中,動物無法選擇自己命運,身體和心理都受到不可逆的傷害。Rowf 曾說過:「我再也不相信人類,他們只會帶來痛苦。」這句話正是對動物在實驗中遭遇的折磨的控訴。 現實中,動物實驗依然廣泛存在,根據歐洲的研究數據,當今的動物實驗使用的動物總量相比 1970 年代減少了大約 60%。但根據「善待動物組織」(PETA)提供的數據,全球每年仍有超過一億隻動物被用於各種實驗,其中包括猴子、兔子、狗和老鼠。許多動物在實驗中遭受極大痛苦,最終死亡,可以想像在 1970 年代之前,實驗動物的數量是多麼龎大的數字。儘管某些實驗是為了推動科學進步,但對於動物權益倡導者而言,這些行為顯示了人類在科技發展過程中對生命的漠視。 2. 人類與動物的關係 通過 Rowf 和 Snitter 的逃亡故事,探討了人類與動物之間的複雜關係。Snitter 對人類有著依戀,他曾有過一位主人,並一直相信人類中仍有善良的一面。然而,隨著故事的推進,Snitter 在無意中誤殺了一名男子,這讓他深感絕望,說道:「也許這一切都是我的錯,也許我不該逃走。」斯尼特的內疚感反映了他對無意害人的後悔,而這次意外加劇了人類對他們的誤解和恐懼,讓人類將牠們視為威脅,進而開始進行不理性的追捕行動。 現實中,許多動物與人類建立了緊密的關係,從與人親密的同伴動物到野外保護計劃,人類對動物既有保護也有剝削。近年來,像「馬戲團使用野生動物」這類話題引起了廣泛的爭議。在台灣,2024 年 7 月新版《動物展演管理辦法》正式公告,將水域和陸域保育類野生動物一併納入管理範疇,規範不得進行不當展演或與人互動的行為。這一舉措標誌著海洋及陸域保育類動物表演將逐漸退出歷史舞台。這些動物往往在非自然環境中被強迫進行訓練和表演,與人類的互動更多是出於控制和利益,而非尊重。這與 Snitter 的渴望形成鮮明對比,提醒我們重新審視何謂動物動物平權與執行的辦法。 3. 自由與逃避的悖論 《瘟疫犬》中,Rowf 和 Snitter 的逃亡象徵著尋求自由的渴望。當他們終於逃出實驗室時,Rowf 曾說:「我們終於自由了。」然而,野外的生活並不像他們所想的那樣美好,他們必須面對飢餓、疲憊和來自人類的追捕。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以為逃離實驗室意味著真正的自由。」逐漸變成了另一種囚禁,因為他們無法真正擺脫人類的影響和控制。 像海洋世界中的圈養鯨魚,表面上看來這些動物在寬敞的水池中有著一定的「自由」,但事實上,它們無法回到真正的自然環境。《Blackfish》是一部 2013 年上映的美國紀錄片,由 Gabriela Cowperthwaite 執導,探討了圈養虎鯨(殺人鯨)對牠們的心理和行為影響,並指出長期的圈養和表演壓力如何導致虎鯨出現攻擊性行為,最終造成訓練師和觀眾的安全風險。特別是聚焦於鯨魚「泰莉」(Tilikum)的故事。泰莉曾在海洋世界(SeaWorld)引發多起人類死亡事件。 後續海洋世界在 2016 年宣布停止虎鯨繁殖計畫以及不再使用虎鯨表演。 來自外部世界的壓力讓他們無法真正擁有自由,而是始終處在逃避的狀態中。這樣的逃避並不是通向自由的解決方案,反而使牠們陷入更深的絕望與困境。這段情節揭示了「自由」並不僅僅是擺脫束縛,還需要真正能夠在新的環境中生存和適應。 4. 人性與希望的抉擇 從電影的結尾可以看出兩位主人翁對於希望的最後堅持,縱使在島嶼究竟是真實與幻覺之間搖擺。與此同時,當局則認為這兩隻實驗動物可能帶有瘟疫,進而決定消滅牠們, 人類對動物疾病的恐慌經常導致極端措施。在 2020 年丹麥政府因擔心水貂會傳播變異的新冠病毒,決定撲殺數百萬隻水貂。這項政策引發了極大的爭議,因為許多動物可能並沒有感染病毒,但卻成為了人類恐懼的犧牲品。Rowf 和 Snitter 逃亡期間被當成了「瘟疫狗」,即使牠們未必真的攜帶疾病。從很多事實來看,人類相較於動物的地位,往往是位於高處對其他物種採取絕對的控制,當人類面對未知時,基於防禦機制,可能會採取不理性的極端手段,在此動物則成為這種恐懼下的受害者。 2020 年 11 月 21 日,因為新冠病毒的傳播和丹麥的水貂撲殺,哥本哈根的朗厄里尼發生了一場示威活動。 美國民意調查動物實驗在道德上是錯誤的,成長率高達 65% 動物權益團體呼籲減少動物實驗已經許多年,而這些主張也越來越得到大眾的支持。根據 2022 年蓋洛普(Gallup)的一項民意調查,43% 的美國人表示進行動物醫學實驗「在道德上是錯誤的」,而在 2001 年,這個比例只有 26%。 「減少動物實驗對很多人來說有著不同的重要意義,」非營利組織「醫師責任醫學委員會」(Physicians Committee for Responsible Medicine)的研究政策主任伊麗莎白·貝克(Elizabeth Baker)表示,該組織倡導用替代方案取代動物實驗。「動物倫理其實是推動這個議題的一大驅動力。」 筆者在另一篇動物實驗的相關文章「實驗動物用與不用?AI 作為終結實驗動物的救世主與它的難題」說明了除了道德倫理的議題,動物實驗也牽涉了巨大的時間、金錢、人力和動物資源的投資成本。平均來說,藥物開發需要 12 年時間,花費約 24 億美元,且 95% 的藥物候選品在臨床階段會失敗,無法用於人類身上。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替代動物實驗中心主任 Dr. Thomas Hartung 表示:「我們不是70公斤重的老鼠。」。動物實驗的模型除了有他的局限性之外,也經常無法準確預測人體臨床試驗的結果。與人體試驗的相關性僅約 37% 至 60%。這意味著動物實驗在預測藥效方面表現不佳,幾乎與隨機結果相似。 先進的替代技術超越實驗室裡的動物測試 近年來,科學家們開發了更複雜及準確的方法在實驗室中複製人類生理學。透過紐約時報報導,我們可以得知幾個方法。 器官晶片(Organs-on-Chips):這是一種模擬人類器官功能的微小晶片,能在實驗室中模擬器官內部的動態環境,測試藥物的影響。體外細胞模型(In Vitro Testing):利用人類細胞或組織培養來模擬體內的生理反應,避免使用動物進行實驗。電腦模擬(In Silico Models):通過電腦模擬來預測化學品或藥物對人體的影響。3D列印的組織和器官:使用3D列印技術來製造人類組織或器官,用於測試和研究。 令人振奮的消息是,FDA 把這幾年內申請進入動物試驗或人體試驗的新藥丟給 AI 老鼠模擬,同時進行動物與人體臨床安全試驗,結果顯示動物與人體臨床安全試驗的有效性約 60%,而 AI 老鼠的有效性在 75% 以上。這是 AI 模型 AnimalGAN 在毒理學中可以通過生成替代動物實驗數據來評估化學物質和藥物的安全性。 各國正在立法支持動物實驗替代技術 2021年,歐洲議會通過了一項歷史性決議,要求制定一個全歐盟範圍的行動計劃,目標是逐步淘汰動物實驗,並推動以現代技術替代動物實驗的研究方式。該決議要求設定明確的時間表和里程碑,以加速這一過程。議會強調,儘管動物實驗在過去對科學研究和醫療發展做出了貢獻,但目前已有越來越多基於人類生物學的技術,如「器官晶片」和電腦模擬,能夠提供更精確的研究數據 。 「這項逐步淘汰動物實驗的行動計劃對人類、動物和環境都是雙贏的局面。歐盟委員會和各成員國必須加緊努力,減少、替代並結束為科學目的而使用和濫用動物的現象。目前,動物實驗仍被廣泛應用在歐盟的許多責任範疇內,因此,必須採取一致的措施來確保在不依賴動物測試的情況下,實現安全和可持續性。我們需要依靠科學,而不是動物來進行研究。」 ——Anja Hazekamp MEP (The Left, NL),歐洲議會議員,動物福利與保育跨黨派小組主席 雖然該決議並非具法律約束力,但對歐盟委員會施加了重大政治壓力,要求其制定相關計劃,並提供足夠的資金支持這一過程。 2022年,美國總統拜登簽署了一項過《FDA 現代化法案 2.0》,取消了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長期以來要求所有新藥申請必須包含動物實驗的規定。2023年5月,馬里蘭州通過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法案,該法案要求進行動物實驗的實驗室向一個「人類相關研究基金」繳納費用。這個基金將用來為開發不依賴動物的研究技術的科學家提供資助。 《FDA 現代化法案 3.0 》 於 2024 年 2 月 6 日正式提交給美國國會,目前處於審議階段,尚未通過。這項法案旨在推動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採用替代動物實驗的非臨床測試方法,如器官晶片和電腦模擬,並建立一個過程來支持這些替代方法的資格認證和應用,目標是提高藥物開發的預測能力,縮短藥物研發時間,並減少對動物實驗的依賴。 (承下篇) — 文 動物權特約記者 李鈺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灣友善動物協會於2019年發起「動物實驗謝了不必」專案,串聯醫學界、營養學界、生科學界,遊說食藥署減少非必要動物實驗,將健康食品中的「功效性測試」統一以人體食測為主。同時也進行企業遊說,目前已有聯華食品、維他露集團、太古可口可樂、養樂多、統一集團、佳格集團、愛之味、葡萄王、中天生技等企業承諾停止非法規要求之所有動物實驗。
專案新聞
2024.10.03
各國急尋動物實驗替代方案
每年有數百萬隻動物被用於藥物檢測和醫療研究,但約九成的實驗最終以失敗告終,這些動物往往成為實驗犧牲品。隨著動保意識的興起,動物實驗逐漸被視為不人道的做法,許多科學家開始尋找更為人道的替代技術,如組織培養、3D列印、數位模擬和器官晶片。 《科學人》指出,白老鼠因為壽命短且繁殖迅速,是化妝品測試、毒性測試及藥物研發的常用實驗對象。雖然實驗動物曾助科學家在愛滋病與白血病等疾病研究上取得進展,但事實上,逾九成的動物實驗進入臨床實驗的結果均以失敗告終,無法提供有效數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環境健康科學家盧克認為,這是因為人體結構與生理狀況的複雜性,使得動物實驗難以獲得可靠數據。 《紐約時報》報導,隨著動物權益組織長期的遊說與社會輿論的影響,越來越多人反對動物實驗。2022年的蓋洛普民調顯示,43%的美國人認為動物實驗在道德上是錯誤的,相較2001年增加了不少。這些反對聲浪也推動各國政府限制動物實驗,例如歐洲法院在2021年決議逐步取消動物測試,美國也於2022年廢除部分新藥申請必須動物測試的要求,並允許製藥企業使用新技術來測試藥物安全性。 替代技術的發展方興未艾,「器官晶片」已成為模擬人體器官活動的有效工具,部分研究表明,其信效度甚至超過動物實驗。此外,科學家們還在培養幹細胞生成類器官,或利用3D列印技術模擬人類皮膚,新創企業如「NC3Rs」則開發數位犬隻模型,用於毒性測試。 替代動物實驗的科技是世界趨勢,各國均想拔得頭籌。然而,台灣生技產業從業人員表示,目前國內消費者對動物實驗的認識不足,導致產生擁護動物實驗的攻擊性輿論,很大程度影響了業者投資替代科技的意願,極有可能被鄰國超越。 參考資料: Scientific AmericanThe End of the Lab Rat? The New York TimesCould the Next Blockbuster Drug Be Lab-Rat Fre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灣友善動物協會於2019年發起「動物實驗謝了不必」專案,串聯醫學界、營養學界、生科學界,遊說食藥署減少非必要動物實驗,將健康食品中的「功效性測試」統一以人體食測為主。同時也進行企業遊說,目前已有聯華食品、維他露集團、太古可口可樂、養樂多、統一集團、佳格集團、愛之味、葡萄王、中天生技等企業承諾停止非法規要求之所有動物實驗。

公投連署

禁用黏鼠板公投

目標2500 份
尚缺571 份
80 天 5 時 45 分 9 秒 倒數中
  • 公投理由書完成2022.10.01
  • 公投提案書蒐集2022.10.28
  • 送交戶政機關審核2024.12.01
  • 公投連署開始2025.03.31
  • 完成連署排入公投2025.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