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新聞2024.10.11 為什麼吃狗令人心碎,吃豬不會?
在當今全球範圍內,尤其是發展中和已發展國家,還有哪些國家允許合法食用狗肉?這些國家是否有相關的規定或傳統文化背景?
中國有血淋淋的「玉林狗肉節」,南韓也有具千年歷史的「吃狗肉」文化,以及越南北部將「狗肉佳餚」視為特定料理的現象,都與這些國家遺留下來的傳統習俗以及經濟發展有密切關係。同時也反映了地區發展中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也恰好地讓人類有機會選擇把狗肉當作可行的蛋白質來源。
此外,與古代道家五行哲學和中醫理論的結合,人類飲食價值觀的轉變,讓吃這件事情更上一層樓。以一個例子來說,在華人社會流行著一種食補陋習,認為「吃什麼部位,就可以補什麼部位」,即以形補形的概念。此觀念我們通過網路平台 (Youtube) 進行搜索,可以找到許多令人震驚的可怕「菜餚」介紹,例如猴腦刺身、麻辣兔頭、炭烤乳羊等動物被當作食材的烹飪過程。太多動物被拿來食用的方式族繁不及備載,展現出過多動物因文化信仰和錯誤的食補思想而遭受的非人道對待。
目前,在中國雖然部分地區如深圳和珠海已經禁止食用狗肉,但在全國範圍內尚未有統一的禁令,尤其是在某些傳統節日,如前文提到的玉林狗肉節,食用狗肉仍存在爭議性地進行。在越南隨著動物權利意識的提高,越南內部也有逐漸減少狗肉消費的趨勢。
2022年,南韓國家廣播公司 KBS 報導,南韓全國共有超過 50 萬隻狗被飼養作為食物,並且有 1600 家餐廳販售狗肉。根據南韓農業、食品及農村事務部的資料,截至 2022 年 2 月,共有 1156 家農場專門繁殖狗肉,並且有 34 家屠宰場從事狗肉屠宰工作。 2024 年 1 月,南韓通過了一項禁止生產和銷售狗肉的法案,該禁令將於 2027 年正式生效,目前狗肉消費仍在少數群體中存在。
動物權利活動人士於 2023 年 7 月 8 日在韓國首爾舉行集會,反對韓國吃狗肉的傳統文化。圖片來源:EuroNews
減輕內心矛盾的觀點,可能是「道德特技」的表現
當你得知在現代世界中,某些國家仍然合法地食用狗肉時,可能感到震驚和不安,因為在許多文化中,狗是被視為家庭伴侶、忠誠的朋友。然而,這時我們可以進一步思考,為什麼食用狗肉會讓人感到反感,但吃豬肉卻被廣泛接受呢?
人們在道德判斷中同時持有彼此矛盾的觀點,並試圖在不同情境下通過心理上的「靈活變通」來解決這些矛盾,減輕不舒服的感覺,這種心智現象是「道德特技」(Moral Acrobatics) (註1)的體現。像是吃肉與愛動物的矛盾、環保與日常消費行為、工作中的利益衝突等,從而讓自己的行為與內心的價值觀看似和諧。
在一些文化中,豬和狗的命運截然不同:狗是朋友,豬則是食物。這種矛盾反映了我們根深蒂固的文化價值觀和社會規範,讓我們在對待不同動物時應用不同的道德標準。儘管豬是一種非常聰明且情感豐富的動物,許多人依然將它們視為餐桌上的必備食品,而不會產生與食用狗肉同樣的道德不安。
圖片來源:unsplash
肉放上餐桌,是沒有物種差異性的分別
一項開創性的研究顯示,兒童認為農場動物應該像人類一樣受到同等對待,但這種看法在青少年時期會逐漸消失。該研究由英國埃克塞特大學和牛津大學的研究團隊進行,參與者包括 9 到 11 歲的兒童、18 到 21 歲的成年人和大於 21 歲以上的成人。研究表明,兒童對農場動物的同理心遠遠超過成年人,並且認為食用動物在道德上比成人難以接受。
研究的主要作者盧克·麥奎爾博士 (Luke McGuire) 解釋道,這一現象反映了「物種歧視」的形成過程。物種歧視是指人類對不同動物賦予不同的道德價值,這一觀念通常在青少年時期形成。他表示,兒童對動物的同理心是直觀且強烈的,但隨著成長,這種觀點會受到社會文化影響,變得更為複雜,並產生對動物的道德雙重標準。
該研究通過展示各類動物的圖片並詢問應如何對待這些動物,觀察了不同年齡群體的反應。結果顯示,兒童認為豬應該和人類享有相同的待遇,而成年人則傾向於認為豬應該比狗受到更差的對待,反映出成年後社會對農場動物的態度變得更為現實和妥協。
為什麼隨著長大,我們的同理心一點一滴消失了?
從多方面的資料(註2)揭示了多種因素促成這一變化。首先,社會化過程在兒童成長中的作用顯著,包括家庭、文化和飲食傳統的影響,許多社會將不同種類的動物區分為「同伴動物」(如狗、貓)和「食用動物」(如豬、雞、牛)。在這種環境下,隨著年齡增長,逐漸內化這種區分,認為某些動物的生命和權利較少重要,從而接受「物種歧視」的觀念,從而習慣性地食用動物產品。在這個過程中,他會逐漸淡化兒時對動物的同理心。
其次,認知發展讓青少年逐漸理解社會經濟現實,接受大規模的動物產品生產是一種必需品,例如超市裡琳瑯滿目陳列的肉類、蛋奶製品。從而調整他們早期的理想化觀念,進而採取符合社會現實的行動。認知能力的增強使他們能理解更複雜的道德問題,如動物利用與人類需求之間的權衡。他們可能會逐漸接受某些形式的動物使用是「必要的」或「正當的」,這也促進了物種歧視的發展。
此外,如果群體中的大多數人習慣性地食用肉類或對動物區分待遇,青少年可能會順應這種觀念,以避免與同儕發生衝突或感到疏離,在社會上尋找自我身份認同的歸屬感與認同感。
在這一過程中,心理防禦機制和媒體灌輸也發揮了作用。廣告和媒體往往強調肉類產品的文化和營養價值,而青少年在這些影響下會逐漸將動物物化,淡化對農場動物的情感聯繫。麥奎爾指出,雖然這些改變是成長過程中的一部分,但兒童的道德智慧仍然具有價值,尤其是在推動植物性飲食和環境保護的倡議中。
搖滾主唱訴說:「現在有什麼是你的藉口?肉是謀殺。」
成立於 1982 年英國搖滾樂隊史密斯樂團 The Smiths 的經典歌曲《Meat is Murder》,歌曲的標題本身就是一種強烈的聲明——「肉類是謀殺」,這首歌由主唱莫里西 (Morrissey) 和吉他手強尼·馬爾 Johnny Marr 共同創作,歌詞表達了莫里西作為素食主義者對動物權利的強烈呼籲,譴責食用肉類的行為。這首歌對已投入素食主義運動的許多人、剛開始了解動物權利的人,或過渡型的素食主義者等等皆產生了重要影響,同時成為反對屠宰的象徵歌曲。即便對於非素食主義者來說,《Meat is Murder》也是一首具有深刻社會意涵的歌曲,讓人們重新思考食物選擇和道德責任。例如閱讀到香港知名樂評人袁智聰分享的文章,初聽此歌的震撼,在他的心中種下了種子,15 年後便決心從葷轉素。
圖片來源:香港01
兒童與成人對動物態度的顯著差異,在麥奎爾的研究指出這種差異源自青少年時期的社會化過程、認知發展以及心理機制的轉變。隨著越來越多的研究關注到人類與動物的關係,這一發現將有助於重新思考我們對待動物的方式,並推動更多道德和環保方面的行動。
或許我們能採取更多不一樣的做法,讓大眾在生活日常、成長階段對動物權利和植物性飲食文化的觸及能橫向了解更多,垂直耕耘的更深,同時為倡導更多植物性飲食和環保行動的群體提供支持。特別是在此研究中有提到,通過在學校等場所引入植物性飲食,幫助兒童保持他們早期的道德價值觀,這會是個積極的做法。
註1關於「道德特技」更深入的探討,可參考書籍《Moral Acrobatics-How We Avoid Ethical Ambiguity by Thinking in Black and White》, 作者:Philippe Rochat註2 · 道德發展理論:探討了個體如何在不同年齡階段逐漸理解並運用道德原則,相關資料可參考 《Moral Development: A Guide to Piaget and Kohlberg》, 作者:Ronald Duska 和 Mariellen Whelan· 認知不協調理論:解釋了人們在面臨行為與信念不一致時,如何進行自我合理化。相關資料可參考 《A 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 作者:Leon Festinger· 物種歧視與動物權利:物種歧視相關的討論,尤其在動物倫理學中的應用,相關資料可參考 《Animal Liberation》, 作者:Peter Singer· 社會化與青少年發展:社會化過程中的價值觀和態度轉變,可參考心理學和社會學領域的文獻,尤其是青少年,相關資料可參考 《Adolescence》, 作者:Laurence Steinberg
— 文 動物權特約記者 李鈺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為台灣首個定期在街頭推動動物權益的團體,台灣友善動物協會每天都有成員堅持在街頭,無論天氣如何,向公眾傳達動物權的重要性和蔬食的好處。如果您碰巧遇到協會的推廣夥伴,不妨停下腳步,了解他們正在推廣的議題,並給他們加油打氣。